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硬膜外腔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深度。方法选择下腹部以下手术80例,椎管内麻醉L1-5之间穿刺,随机分为四组,a、c组、b、d组,穿刺分别采用穿刺针口平面与黄韧带纤维走向垂直、平行方向进针。a、b组,采用阻力消失法试验,c、d组,采用悬滴(负压)试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灭菌不锈钢尺测量留在体外穿刺针长度,然后退针,每次退针约1mm,做一次压力试验,直到针口刚退出硬膜外腔停止,再次测量体外穿刺针长度,二者之差即为硬膜外腔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深度。结果a组退针距离2.3±1.1 mm,b组退针距离1.2±0.5 mm,两组间比较P<0.05。c组退针距离4.9±1.3 mm,d组退针距离4.7±1.5mm,两组间比较P>0.05。a、b组与c、d组比较P<0.01。结论穿刺针口平面与黄韧带纤维走向垂直进行硬膜外腔穿刺、悬滴(负压)法检测,进针深度4.9±1.3 mm,安全系数低。穿刺针口平面与黄韧带纤维走向平行进行硬膜外腔穿刺、阻力消失法检测,进针深度1.2±0.5 mm,安全系数高,是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