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近视眼患病率呈现出四大特点:人数多、度数高、低龄化的趋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研究旨在对大学生视力下降的因素进行环境、饮食、运动、身体结构与功能等全方位分析,找到简便易行的绿色疗法,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裸眼视力,改善其视觉功能,有效控制大学生近视度数的进展。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实验法、跟踪研究等方法,对近视眼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细致性的总结,了解国内外近视眼干预措施和视力恢复发展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中、西医对近视眼干预的异同点及其发病机制、生理特点和功能变化并借鉴前人成功经验并进行有机结合,从体育运动、中医体质调理、功能恢复、西医营养补充等相结合方法对大学生近视眼干预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3.1视力下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视近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减少、教育压力增大、阅读姿势不正确、接受光照不足以及不良的睡眠习惯等都可导致近视眼的发展。近视的病因一般认为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环境因素与营养失调、微量元素缺乏、照明不足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视屏时间与视力呈负相关,过长的视屏时间更容易导致近视,西医治疗近视有诸多的不良反应,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且易复发尚无根治的方法。眼保健操无用论:个人认为首先是学生做眼保健操质量没有保障,不是眼保健操本身有多少问题,而在于触目惊心的近视人群数量,"证伪"了眼保健操存在的价值。3.2通过文献查询关于近视预防与康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类: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运动与近视的相关研究;佩戴矫正镜、眼部手术,3D视功能恢复训练。中医推拿、按摩、贴耳豆、中药眼贴及脏腑体质调整;补充眼部营养也是护眼要素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是眼健康最有效的营养素之一,对散光、老花眼、假性近视、近视、眼睛疲劳干涩等视力恢复有极好的效果;眼部营养补充,根本在于能够消化吸收,从调理全身及脾胃和体育功能性训练方面的研究很少,大学生近视机制为睫状肌调节准确性降低和协同功能紊乱,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视觉功能;体育活动可以代替常规调节功能训练,有利于改善睫状肌调节能力,促进视力良性发展。多种方法的融合的研究国内更为罕见,尤其是没有踩跷松解相结合的研究。3.3踩跷排除干扰患肌对视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吴海峰、吴西西的研究结果表示近视在早期与调节灵敏度的下降关系甚密,所以本实验先选择肩颈以上部位、整个帽状腱膜,用手触诊的方式检查是否存在患肌,在患处采用中医踩跷进行拨筋按摩松解的方式消除患肌,裸眼视力立即能够多看视力表0.5-1行,4小时后再多看0.5-1行,找不到患肌的话以整个帽状腱膜和第一套眼保健操按摩部位为准进行踩跷。本研究以眼睛度数均在400-500度之间,近视的时间均在5-8年之间的6名体育系学生为研究对象,3次踩跷1疗程,共2个疗程,3名每周2次,3名每周1次,实践证明都没有太大差异,都是第一次效果很好,第二次效果不好,两周之内均无反弹,然后又进行了2名2周1次的,每次60分钟,8名同学每周测试视力均无反弹,然后又选了9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视力测试发现3名都是单眼近视,他们有共同特征颞下颌关节炎症及功能紊乱,咬合功能不好,有弹响,调整好后视力恢复正常,退出实验。1月之内无论是一周2次,一周1次,2周1次的踩跷均无进展也无反弹。视力的增长与体质有关,15名学生中2名特别瘦的学生视力恢复在两天以后裸眼视力增加。实验过程中,现一名运动员腹部疼痛,踩跷过后裸眼视力竟然增加3行,然后又对上期实验学生如法炮制对腹部进行踩跷,主要按摩肠、胃和腰大肌,另外又找3名学生只进行腹部踩跷,每周1次,3次1疗程,无一例外视力增加1-2行,2两周后多数学生视力增长停止不动,1月之内没有反弹,其中2名非常瘦的学生1周之后增加,2-3周持续增加,实验停止1月后近视没有反弹。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踩跷头部、还是腹部都能使体育系学生的裸眼视力多看清楚2-3行,头部、腹部均被踩跷过的学生裸眼多看清视力表4-6行不等。裸眼多看清楚6行的同学的共同特征是很瘦,被踩过头后嗜睡严重,被踩过肚子后拉柏油状黑色大便严重,恶心呕吐,踩后2天食欲、体重增加、精力充沛。然后在普通大学生中选择6名不爱运动的学生,眼镜度数在400-500之间,近视时间5年-8年以上,对他们进行1周进行头部踩跷和下周进行腹部踩跷,各3次为1个疗程,视力每次都有改善但不太明显,1疗程后裸眼视力多看清楚视力表2-4行不等,没有体育系学生改善速度快、改善幅度大,依然是黑色柏油状大便排出多的视力改善效果好。研究不足:视力测量方法简单,没有添加叶黄素和眼部针对性的功能训练,目前实验正在结合医疗机构在实验控制条件有保障的幼儿园中进行,前后有精密仪器测量、对身体敏感的幼儿进行叶黄素的服用、踩跷、运动、视觉功能训练四结合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