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莪术-黄芪"药对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寻找莪术与黄芪相关的所有化学成分,根据其作用的靶点及相关疾病,从中筛选出与抗肿瘤作用相关的成分及靶点,再选择油水分配系数(AlogP)在-0.4~5.6之间、化学成分分子量(M)在160~480之间,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的成分作为候选化合物,进而构建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结果:从TCMSP中找到与黄芪有关的化学成分有174个,与莪术相关的化学成分有162个。其中与抗肿瘤作用相关的化学成分共有29个成分,通过AlogP、M和OB进一步筛选出22个成分。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可知22个候选成分涉及作用的靶点有30个,其度(degree)值前五位的成分为槲皮素(quercetin)(19),山奈酚(kaempferol)(12),7-O-methylisomucronulatol(7-O-methylisomucronulatol)(9),异鼠李素(isorhamnetin)(8),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8),度值前五为的靶点蛋白为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14),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HSP90)(12),雌激素受体蛋白(Estrogen receptor)(12),细胞分裂蛋白激酶2(Celldivision proteinkinase 2)(9),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8)。结论:通过研究初步确定了莪术-黄芪药对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