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特性与耐药趋势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shuda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耐药趋势,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178株,分别运用VITEK 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和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改良Hodge试验确定是否产碳青霉烯酶以及EDTA抑制试验确定是否产金属酶,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明确耐药基因。结果临床分离出Kpn中CRKP的比例2008和2009年为0.1%,2010和2011年为0.35%,2012和2013年为2%,呈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其对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外,对其他头孢曲松、氨曲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改良Hodge试验阳性170株(阳性率95.5%);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1株(阳性率0.6%)。PCR共检出150株携带KPC-2酶基因(blaKPC-2),阳性率为84.3%(150/178),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IMP-4,占0.6%(1/178)。结论我们医院分离的CRKP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KPC-2型酶。
其他文献
云冈石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在数字化工程等多项科研项目中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生成洞窟中各个方向的剖面图,使洞窟得以多角度展示,为云冈石窟建起了三维的“数字档案”。  记者从由山西大同举办的云冈文化旅游品牌与数字化建设研讨会上获悉,云冈石窟数字化工作起步于2005年,近年来,通过与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长期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依托高精度测绘技术(三维激
他们是泰山上最平凡的一群人,却也是泰山最伟大的守望者。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泰山,因为他们的点滴守护,得以保存和延续。他们是泰山护林员,而老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在逐步演变。新的模式下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从教务管理的角度,针对新模式下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