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村给排水基础设施配置方法研究--以长阳县沿头溪流域两河口村为例

来源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对于山区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状山区乡村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本文通过对山区给排水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困境的梳理,提出了基于实效性的乡村给排水基础设施配置方法,通过对山区乡村主要的六大给排水基础设施的投资价格与管网投资金额进行比较,得出规划人口规模和给排水管网长度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在对两河口村域内的居民点进行居住斑块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对规划人口规模和给排水管网长度这两个变量的进行模拟,得出了村域内适合各类型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范围,以此来指导两河口村的给排水基础设施配置规划工作。
其他文献
  历史地段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大都也存在着街巷狭窄、交通混杂、配套设施不全且陈旧、人口密度大等诸多制约因素,致使历史地段的传统价值难以
会议
  结合“一五”时期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工作,针对老专家访谈的具体实践,对城市规划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概括起来,城市规划的口述历史应当采取一种专题性、
会议
  中国的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始于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而1960年,“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提出,则意味国家规划事业近 20 年停滞的开始。因此可以说,1950 年代中国的城市规划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