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形势,我国学校体育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适合体育发展的创新型体育领域高层次人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国、英国、日本与我学校体育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中外体育学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差距以及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国外学校体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显示,美国学校体育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目标上强调要促进人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教学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教师团队包括理论方面的专家和体育行业资深人士,而且课程设计上实践课程比例大,就业导向性强,有很多与社会企业联合培养的课程,在求学阶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英国是欧洲创业教育开展较早而且非常成功的国家,与美国不同,英国的创业教育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导,英国学校体育要求学生关注体育领域现实问题,能从全球视野进行观察和思考,与老师进行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采用中央和地方合作的形式,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有灵活的自主选择权,注重全民健身和科学健身;多采用开放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自我阅读后小组讨论发言、或者撰写小论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0世纪中后期,随着日本社会的变化,日本民众对于健康的需求增加,日本体育高等院校改变培养体育教师教育的目标,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备综合能力的新型体育人才;教育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上注重与其他大学和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从而取长补短,优化教育资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起始于20实际90年代末,清华大学最早开展创业教育,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进行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创业教育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体育创业项目蓬勃开展,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教育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教学方式培养模式需要改进、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平台薄弱等问题。结合我国现状对我国学校体育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任何教育改革都是以教育理念更新为先导,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随着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学校体育需要改变原有的知识技能传授、就业导向的教育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全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体育学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使学生能主动适应体育市场需求变化。(二)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学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可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基本创业技能;专业教育课可采用选修课的形式,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学生进一步讲授创业融资、企业运营管理等专业性内容;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更多地开展体验式的教育;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一方面可以立足本校整合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校外人员;为了保障创新创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体育学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规划设计,调配资源,建立教学管理机制,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考核等。(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将起到重要作用,让学生亲身参与、进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可与政府、社会企业或其他机构联合作,提升基地管理和运营能力,通过设立实践项目或课题,让学生实际参与体育创新活动项目,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进入体育产业的成功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从而了解体育市场需求,获得创新创业启发,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经验;提升对实际创业的项目的孵化功能,设立专项基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新创企业申请各项社会援助,以及提供场地、创业管理咨询等服务等。(四)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接轨。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体育发展,社会很多企业也将发展目标定位在体育领域,学校体育创新创业教育可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可提供的便利条件,与当地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同时利用学校体育教育资源为促进促进当地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