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农耕文明的传承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层面,并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与总要求.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作为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在悠久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农耕文明对振兴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京为例,以乡村振兴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了农耕文明的深刻内涵及空间特征,接着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与农耕文明的传承性,最后试图探索乡村振兴中农耕文明的传承路径及协同推进策略,从而树立和强调新时代农耕文明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理念.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由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的发展转型,市民对参与城市工作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科学及西方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实践历史的分析,在以参与权力分配为依据的分类标准的研究基础上,对比中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典型实践探索,提出不同的公众参与方式与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相关,公众参与的深度受其利益相关性影响,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引导公众参与,建立起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方式的准则,在不同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涉及宣传、党史研究和规划、文物、建设等部门,是一项综合、系统而艰巨的事业.目前对红色资源价值的认识和保护利用方法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在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其核心在于实施机制的支撑研究不够.本文试图对国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国内相关城市成功案例的分析借鉴,深入探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实施机制,以期推动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