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31例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初步经验和应用体会。方法:总结我们自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经过临床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9~53岁,平均37.5岁,男女比18:14,病程1~7年,平均3.2年。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和术后随访观察四个阶段。术前准备主要措施为禁食1~2天,或者术前胃镜检查及冲洗食管腔及食管测压及钡透评估。POEM手术的主要步骤为:侧卧或者平卧位,在气管插管和静脉麻醉及应用CO2灌注的状态下,胃镜带透明短套帽进入食管腔,冲洗食管黏膜后在食管中部右后壁切开黏膜层,建立黏膜下隧道入口;分离及建立黏膜下隧道至胃底;直视下切开食管下段环形肌或者全层固有肌层至胃底;金属夹关闭黏膜隧道切入口。术后禁食24~48小时,后流质饮食及半流质饮食各一周,软食2周后恢复正常饮食。术前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以防治纵膈感染。术后第2~3天泛影葡胺食管造影检查有无纵膈瘘及贲门松弛情况。术后住院观察3~5g后出院,术后1个月常规钡透复查及对比判断手术效果。门诊定期1、6、12个月随访。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接受POEM术,手术时间30~115 min,平均45min,黏膜下隧道长度8~13cm,平均9.5cm,前期8例患者仅切开内环形肌而保留外纵行肌层,切开长度7~11cm,平均8.5cm,中后期23例患者直接行固有肌全层切开,切开长度5-7cm,平均6cm,前期有4例术中发生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3例发生气胸,其中2例经过及时胸腔插管闭式引流处理恢复。4例发生贲门周围的黏膜破损,均用钛夹夹闭。无1例出现与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和纵膈感染。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8个月,28/31病例全部病例吞咽困难明显得到解除,相关症状如反流、呛咳、胸痛及胸闷等症状消失,2例缓解不明显,术前后食管钡透对比改善不大,估计与手术切开长度不够有关,均为前期病例,中后期我们改进了术式采用了对食管下段及贲门处下括约肌固有肌层的全层切开方式,均未在发生失败病例。有1例术前食管测压显示伴有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的胸痛术后未能完全缓解,但吞咽困难缓解。28例患者术后一个月食管钡透显示贲门口明显松弛,钡剂通过顺利,扩张的食管回缩,钛夹完全脱落。仅有1例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服用抑酸药物可以控制。术后体重均有4Kg~14Kg不等明显增加。结论:POEM作为近3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方法,虽手术操作难度不大,但风险较高,然而其治疗AC的短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解除AC患者的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且较为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器械的日趋完善和术式的改良可进一步提高POEM的疗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有助于手术的广泛深入开展。目前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对POEM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及其必需的辅助器械的配备。不久的将来,POEM有望替代Heller手术成为对AC进行根治性治疗的一线首选治疗方案。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随访观察研究方可有定论。虽国内目前已经达成POEM初步共识意见,但仍存在许多争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