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指人的心理发展并未受到逆境的损害性影响这样一种现象,通常包括:生活于高度不利环境的儿童,战胜了逆境,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结果;或是儿童虽然仍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但能力并未因此受到损害。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实质是关注压力、挫折和逆境下的心理发展,更具研究的生态效度;有助于我们把握身处不利情势儿童可能的发展路线,对其发展作出合理的预期与判断,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和预防。我们基于社会认知视角,从儿童的压力(或逆境)认知、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心理揣测(mind-reading)能力、人际关系认知等方面入手,探讨心理弹性儿童的社会认知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并尝试分析儿童心理弹性发展中社会认知的作用机制。最后,对未来心理弹性发展领域的研究作了展望。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读者,“中国招标投标网”微信服务号,从2019年10月3日起正式推出“采购深一度”专栏,对于业界遇到的新鲜事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的法
预应力锚杆支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很广,但缺乏相应的理论及试验研究.给出了预应力自由式锚杆及全长粘接式锚杆在不同墙面上受力的不同的预应力值大小对支护效果影响的对比试验
海岛型城市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成区演化规律直接关系海岛空间转型发展.以Landsat TM、城市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运用扩张强度指数和集聚强度指数模型识别厦门
综合运用精确点法和近似法研究了StephensonⅢ型平面六杆机构的刚体导引问题。首先将该机构拆分为一个双杆组和一个四杆机构;然后对双杆组进行近似综合,对四杆机构进行精确点综
<正>【创课缘起】写作中表情达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为直接表达;通过某些特殊的情景、物象来抒发情感,表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