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肌肉注射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一次性离心运动后,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骨骼肌myostatin信号的影响,探讨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离心运动后骨骼肌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进行一次性离心运动后,在大鼠的左腿腓肠肌外侧头注射生理盐水(PBS),右腿腓肠肌外侧头注射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SCs),然后,随机分为运动后1天组(D1)、运动后3天组(D3)、运动后7天组(W1)和运动后14天组(W2)。分别在相应的时间点将大鼠处死,收集样本。采用ELISA测定血清CK、sTnI、myostatin(MSTN)、follistatin(FST)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骨骼肌myostatin、ACVR2B、FST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测定骨骼肌myostatin、ACVR2B、FST、p-Smad2/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D1组比较,W1、W2组血清CK水平显著降低(P<0.05),D3和W1组血清sTnI显著升高(P<0.05);与D1组比较,W1组血清myostatin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W2组血清MSTN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D1组比较,W2组血清FS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PBS组相比,ASC组MSTN mRNA相对表达量在时间点D3显著降低(P<0.05),在时间点W2极显著降低(P<0.01); ACVR2B和FST mRNA相对表达量与PBS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与PBS组相比,MSTN蛋白表达在时间点D1和D3均显著降低(P<0.05);ACVR2B蛋白表达在时间点D1、D3、W1均显著升高(P<0.05),在时间点W2却显著降低(P<0.05),与PBS组相比,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在时间点W2显著降低(P<0.05)。结论:离心运动后,肌注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MSTN的影响可能比对FST的影响大;肌注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影响MSTN下游信号通路来改善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的再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