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春季塑料大棚温室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廊坊市2016年塑料大棚春季小气候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春季不同天气类型和采取不同农事活动时塑料大棚内外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塑料大棚内气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白天棚内气温呈单峰型变化,14点左右达到最高值,出现时间早于棚外,清晨6点前后达到最低值,基本与棚外同步。2)晴天时,白天塑料大棚内最高温度超过40.0℃,不开风口时棚内外最大温差22.9℃,开风口时棚内最大温差8.8℃,相差2.6倍。春季塑料大棚内易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影响棚内作物的正常生长,此时应根据棚内管理的需求,采取除草、浇水或开风口等措施降低温度。3)白天关闭风口,夜间棚内存在"逆温"现象,随着棚外温度升高"逆温现象"逐渐消失;进入4月后,白天开风口,"逆温现象"再次出现。进入5月下旬,在阴雨天气,白天温度较低时,"逆温现象"不存在;晴天夜间逆温时间较多云和阴天夜间逆温持续时间长。这与于盛楠[4]等专家研究认为夜间风口关闭棚内空气对流小,导致产生了"逆温"现象的结论一致。4)棚内相对湿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白天逐渐降低,夜间逐渐升高,15点达到最低值;白天相对湿度呈现双谷型变化,12点前后会有个小高峰出现。5)在开风口的情况下棚内相对湿度均较关闭风口时要低,夜间达到饱和的时间较短,白天最低相对湿度18.4%,仅为关闭风口时的1/5。此时可进行浇水或喷施肥料、农药等措施,提高棚内湿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6)棚内除草松土能够降低棚内气温和相对湿度,使夜间棚内水汽达到饱和的时间缩短,其降湿作用至少持续3天。7)浇水可降低棚内气温,同时使相对湿度明显升高,在关闭风口情况下浇水其影响可持续3天;开风口情况下浇水其影响仅限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