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分析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的心室间同步性变化特点。方法:间断收集符合ESC诊断标准的阜外医院住院的IPAH患者,并同期选择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所有IPAH患者进行了右心导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收集其相关临床指标。采用超声组织多普勒技术比较两组室间的收缩和舒张达峰时间(Te,Ts),左右室、室间隔之间的达峰时间差,室间的舒张和收缩期达峰时间差(Te-Ts)。结果: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四年间断收集IPAH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右心导管检查确诊,并根据临床WHOC心功能分级:Ⅱ级23例,Ⅲ级14例,Ⅳ级3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正常,正常对照组23例。研究发现无论是正常对照组和IPAH组的右室Te,Ts均长于左室和室间隔,左室和室间隔Te,Ts无差异;随着IPAH组的心功能减低(分级增加),左室与室间隔的Ts逐渐延长,但Te缩短,对于右室Te延长后又相对缩短。对于室间的达峰时间差值比较,无论是左室-室间隔间,右室-室间隔间和右室-左室间的Te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Ⅳ级同步性最差;但IPAH组的Ts差值的右室-室间隔,右室-左室之间有差异,但反而较正常对照组短。对于IPAH不同心功能分级中,随着IPAH患者分级的增加(Te-Ts)呈逐渐缩短的特异性征象,并且Ⅱ级>Ⅲ级>Ⅳ级。结论:不同右心功能的IPAH患者室间的收缩和舒张均可能产生不同步,随着心功能的减低,室间(Te-Ts)表现为特异性的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