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成瘾是当下威胁公共健康与社会安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许多研究者从诱发对药物的渴求感及复吸行为的核心因素出发,探讨药物成瘾背后的机制。作为该领域的重要理论模型之一的诱因易感化模型(Robinson,2003)认为对药物或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是诱发病理性用药欲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此类研究的不断增加,用于药物或药物相关线索的刺激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少有对于不同线索间诱发渴求感的强度和持续性的对比性研究。探究不同线索对药物渴求感诱发的强度和持续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成瘾及复吸行为的内在机制并对后续治疗提供指导。出于此目的,本研究首次探讨了药物相关线索、负性生理线索和负性社会线索三类线索对于诱发海洛因戒除人群对药物的渴求感的不同影响。研究小组从云南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男性海洛因戒除者74名,根据戒除时长将其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戒除组,并在其完成压力想象任务(Sinha,1999)后对其药物渴求感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负性社会线索相对于药物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所诱发的即时对海洛因的渴求感显著高于另外两类线索。而对不同戒除时长组别的比较发现,三类线索在不同戒断时相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药物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对渴求感的诱发随戒除时长的增加相应下降,但是负性社会线索对渴求感的诱发则相对不受戒除时长的影响。此结果表明,不同线索间在诱发渴求感上可能是不同机制的,其中负性社会线索在长时间戒断后依然可能是诱发对药物的渴求感及复吸行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