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硬膜下积液对鉴别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价值,为临床上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 0 0 7年6月至2 0 1 7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诊断明确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115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外周炎症指标,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影像学等资料。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中合并硬膜下积液的有43例(37.40%),合并脑积水的有5例(4.30%)。病毒性脑炎组中未见合并硬膜下积液患儿,但合并脑积水的有1例(0.80%)。硬膜下积液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灵敏度37.4%,特异性100%,阴性预测值62.5%。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男女比例约2.6: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00月,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2.00天,病程为(28.11±13.08)天。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8.00月,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2.00天,病程为(16.31±5.95)天。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及住院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0.36>0.05),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均好发于男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细菌培养和(或)涂片阳性率为54.70%,其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26.90%),其次是无乳链球菌(10.40%)。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脑脊液病原学PCR检测阳性为37.50%,以肠道病毒为主(31.70%)。结论硬膜下积液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而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病原为肠道病毒,结合两组患儿病原特点,建议全面推广接种防止引起脑膜炎和脑炎的病原体感染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