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C9orf72基因第一外显子内部非编码区GGGGCC六核苷酸重复扩增突变是导致额颞叶痴呆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重要原因。国外已有研究报道C9orf72基因GGGGCC重复扩增可能与部分高加索人群认知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两种临床表型密切相关,但尚无中国人群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汉族人群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额颞叶痴呆(FTD)、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特发性震颤(ET)患者C9orf72基因GGGGCC重复扩增数,并初步探讨其扩增数与五种疾病发病的可能相关性。方法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及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收治的中国汉族人群ALS患者110例、FTD患者18例、PD患者911例、AD患者279例、ET患者152例和正常对照314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重复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Repeat-primed PCR)技术对所有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C9orf72基因第一外显子内部非编码区GGGGCC六核苷酸重复次数和基因分型的分析(S/S,S/Ⅰ,Ⅰ/Ⅰ三种基因型,S表示<7次,Ⅰ表示≥7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比较五种疾病重复扩增次数的分布与正常对照是否存在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比值比(OR)分别对重复扩增次数和基因型频率与三种疾病作危险因素相关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重复扩增次数和基因型频率与三种疾病的发病年龄作相关分析。结果在1例散发FTD患者和1例家族性ALS患者中分别检测到C9orf72基因(GGGGCC)n六核苷酸重复扩增突变(≥30次);AD、PD、ET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现C9orf72基因GGGGCC致病性重复扩增;六核苷酸重复扩增次数(P<0.05,OR 1.06[1.01-1.10])及基因型S/Ⅰ和Ⅰ/Ⅰ均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OR 1.37[1.05-1.79];P<0.05,OR 2.03[1.17-3.54]),与AD和ET发病无关(P>0.05)。基因型Ⅰ/Ⅰ与AD发病年龄呈正相关(P=0.04,OR 5.50[0.27-10.74])。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FTD患者和ALS患者存在C9orf72基因(GGGGCC)n六核苷酸重复扩增突变,提示C9orf72基因(GGGGCC)n重复扩增突变可能是不同种族ALS和FTD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C9orf72基因GGGGCC致病性重复扩增在中国汉族人群AD、PD和ET患者中罕见;C9orf72基因GGGGCC重复扩增次数与PD发病密切相关,且重复扩增≥7次可能是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