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缬氨酸对中期草鱼生长、肠道免疫及相关信号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确定了中期草鱼缬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268±2.25 g健康草鱼540尾,平均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不同水平的缬氨酸饲粮(4.3、8.0、10.6、13.1、16.9和19.1 g/kg)8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缬氨酸水平的提高,中期草鱼的增重百分比和饲料效率显著提高,当缬氨酸水平为13.1 g/kg饲粮时,中期草鱼的增重百分比和饲料效率达到最大,随后降低,表明适宜水平的缬氨酸提高了中期草鱼的生产性能。同时,适宜水平的缬氨酸极显著提高了前、中、后肠溶菌酶活力、酸性磷酸酶活力和补体C3含量(P<0.01),表明适宜水平的缬氨酸提高了草鱼肠道的免疫力。鱼类肠道的免疫力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本试验研究发现,饲料缬氨酸水平与促炎症因子成负的二次回归关系,与抗炎症因子成正的二次回归关系,当缬氨酸水平为13.1 g/kg饲粮时,极显著降低了前、中、后肠促炎症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表达(P<0.01),极显著提高了前、中、后肠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P<0.01),表明适宜水平的缬氨酸降低了草鱼肠道的炎症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缬氨酸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与其提高肠道中TOR和IκBα以及降低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基因表达有关(P<0.01)。肠道炎症反应的降低和免疫力的提高对维持肠道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是调控肠道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基础。本试验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饲粮缬氨酸水平的提高,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b和Claudin cmRNA水平显著提高,当其分别达到13.1和8.0 g kg-1饲粮时达最大值,随后降低(P<0.05);同时,补充缬氨酸极显著提高了肠道Occludin和ZO-1以及Claudin 3基因表达(P<0.01),但极显著降低了Claudin 15的基因表达(P<0.01),而对肠道中Claudin 12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表明适宜水平的缬氨酸通过调节肠道紧密连接表达维持了草鱼肠道的结构完整性。综上所述,适宜水平的缬氨酸可促进生长中期草鱼生长,这与其改善了草鱼肠道免疫应答,下调炎症反应,调节了肠道中紧密连接蛋白、NF-κB P65和TOR基因的表达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平均日增重为标识,确定268~679 g草鱼的缬氨酸需要量为14.00 g/kg饲粮或4.77 g/kg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