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芳樟油的抗茵活性以及其时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杀菌机制,试验采用熏蒸法测试精油的气相抗菌活性,从SEM、TEM、结晶紫试验、FT-IR、荧光光谱、膜脂质过氧化等方面探讨芳樟油气相杀菌的机制,并用GC/MS分别测出了精油组分及其产生的气相氛围。结果发现芳樟油显著的气相抗茵活性,其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00μL/L.TEM和SEM的观察发现经过芳樟油处理后,细胞膜出现局部破裂,崩解,导致菌体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物质外漏,使茵体变形、呈现萎缩状态。结晶紫试验进一步表明芳樟油熏蒸处理导致茵体通透性增加。通过FTIR图,可以推测芳樟油对大肠杆菌的膜脂,蛋白、多糖、核酸等发生了作用,其中作用的位点可能是P=O、C=S、C-O、C-O-C。通过对膜蛋白变性和膜脂质过氧化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芳樟油杀菌作用与改变膜蛋白的结构有关,而与脂质过氧化无关。芳樟油的GC/MS发现,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35.17%)、樟脑(15.36%)、1,8-桉叶油素(13.73%),而芳樟油气相氛围主要为芳樟醇(69.9%),樟脑(10.90%), 黄樟素(8.24%),橙花叔醇(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