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患者TSC1/2基因突变情况,及依维莫司在结节性硬化(TSC)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7月至2006年3月,对单中心4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TSC1/2基因突变检测。对临床诊断为结节性硬化或存在TSC1/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如果肿瘤直径超过4cm且暂时不愿接受手术则给予依维莫司(10mg口服QD)药物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未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35.5岁(18-56岁),AML平均最大直径9.6cm(4-30cm),其中25例临床诊断为结节性硬化(TSC)。基因检测结果:总体突变发生率85.7%(42/49),临床诊断为TSC的患者基因突变率为88.0%(22/25),其中TSC1 12例次,TSC2 10例次,两者同时突变20例。不同外显子突变分布未见明确差异。共有25例患者接受了依维莫司治疗,1个月疗效评估:客观缓解率88.0%,疾病控制率100%,实体肿瘤直径平均缩小3.6cm(38.2%);3个月疗效评估:客观缓解率92.0%(23/25),疾病控制率100%,实体瘤直径平均缩小3.8cm(44.5%)。到达AML最佳缓解的患者比率为36.0%(9/25),对照组为0。伴中心液化坏死或CT强化后CT值仍为负值的瘤体多无显著变化,部分形态已失常的肾脏出现重新塑形表现。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口腔粘膜炎4例,皮疹3例,泌尿系感染1例。平均随访5.4个月,无患者出现疾病进展。结论 TSC1/2基因的突变已被用于结节性硬化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尽管部分患者AML不具有TSC的典型临床特征,但依维莫司在伴有TSC1/2基因突变的双肾AML患者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短期应用安全性良好,可作为TSC相关肾AML的有效非手术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