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孟子论舜和《论语》13.18节中"父子相隐"一段话引起了一场有关伦理和法律关系的激烈争论,正反双方主要围绕着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展开.本文将另辟蹊径,拒绝用普遍与特殊这种西方式的两分来解读此段文字,而是主张回到文本本身,回到孔子说出这段话的情境中去理解、把握,完全立足《论语》及相关文本,(及)(曰)(茬)(")与"礼"两个方面探讨其与"亲亲"的关系,为《论语》中"父子相隐"这一历史公案再次正名,也即为"亲亲"于当代伦理之重要性而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