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鼻咽癌癌变潜伏期EB病毒血清学的表现,为鼻咽癌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和方法学支持。方法: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省中山市,对42,048成人进行了自1986年至2002年共16年的EB病毒血清学和临床检查前瞻性研究。在每次筛查中,全队列人群行EB病毒血清学检测、间接鼻咽镜或鼻咽纤维内窥镜检查,怀疑病例行组织活检。在首次筛查中检出EB病毒抗体VCA/IgA阳性的人群为阳性组,EB病毒抗体VCA/IgA阳性阴性的人群为阴性组。在首次筛查后的13年内,我们共对22,279人次进行了8次追踪检查,包括EB病毒血清学检测和间接鼻咽镜检查。结果:在随访的16年中,EB病毒阳性组和阴性组共有171例确诊为鼻咽癌。阳性组中有56例病例确诊前基于个体的检测时间和依从性进行了2-7次随访。这些病例从首次筛查至确诊血清学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1、首轮筛查及以后随访,抗体滴度维持升高直至确诊均为阳性,被定义为"Ⅰ型",有42例(75%);2、进入筛查时和确诊时VCA/IgA皆为阳性,但出现过1次以上、4到92个月的阴转,定义为"Ⅱ型",有10例(18%);3、有4例(7%)进入筛查时VCA/IgA为阳性,之后抗体水平持续波动,确诊时为阴性,定义为"Ⅲ型"。Ⅰ型病例在首次筛查后8-114个月检出,中位数28个月。Ⅱ型病例在首轮筛查后更长时间的13-177个月确诊,中位数是90个月,较Ⅰ型的时间长。Ⅲ型病例在本研究的整个过程中被随机检出,代表了比前两类病例肿瘤发生更宽范围的一类病例,中位数78个月,介于位于Ⅰ型和Ⅱ型对应值之间。以上结果显示鼻咽癌确诊前有一个时期,患者并没有明显的鼻咽癌症状出现,但EBV抗体水平维持升高,即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窗口期。据此Ⅰ型42例在首轮筛查时已进入该窗口期、Ⅱ型10例病人在筛查后不同时间进入窗口期。42例已进入血清学窗口期到确诊鼻咽癌的平均时间为37±28个月。结论:在鼻咽癌确诊前,普遍存在一个以EBV抗体水平维持升高为特征的血清学窗口期,这一窗口期的平均时间为37个月。通过血清学窗口期,我们可以追踪鼻咽癌发展的踪迹,对进入窗口期的人群进行EB病毒血清学重复筛查可使阳性预测率维持在90%以上,2/3病例可以早期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