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和预测因素分析

来源 :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hugjk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特点和可能的危险相关因素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2013年1月-2014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124例适于胎龄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分为BPD组和非BPD组.计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组间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治疗干预措施,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进行分析,并最终建立BPD预测模型.结果 在124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总共55例(44.4%)患儿发生BPD.BPD发病率为29.6个案/100人年.其中,轻度BPD 32例(25.8%),中度BPD 10例(8.1%),重度BPD 13例(10.5%),中-重度BPD 23例(18.6%),无/轻度BPD 101例(81.5%).非BPD组和BPD组比较,母亲年龄、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从其他医院转运、动脉导管未闭、母亲产前/产时感染、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PD组患儿出生孕周较小,(30.41±1.90 vs.29.10±2.73,p<0.001)出生体重较低,(1319.28±260.36 vs.1190.36±348.34,p<0.001)男性居多;(52.2% vs.76.4%,p=0.006)窒息发生率高于非BPD组患儿(45.5% vs.10.1%,p<0.001);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使用率高(80.0% vs.42%,p<0.001);更多患儿使用PS治疗(69.1%vs.40.6%,p=0.002);早发感染发生率高于非BPD组患儿.(47.3% vs.29.0%,p=0.04)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出生孕周<30周、出生体重≤1250g、男性、窒息、使用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早发感染和无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是发生BPD的危险因素.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对潜在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生BPD的危险因素为孕周<30周(OR:9.28, 95%CI:3.05-28.26, p<0.001);窒息(OR:7.00, 95%CI1.98-24.75,p=0.003);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OR:5.13, 95%CI1.57-16.79,p=0.007)根据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孕周<30周、窒息和经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治疗作为3项危险因素预测因子进入BPD预测模型分析.计算得出AUC=0.859,偏差分析AIC =27.52.结论 预防早产有助于防止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提高窒息复苏质量和改善呼吸支持治疗,可能有助于减低危险因素的损害.进一步的研究应关注于临床干预措施的改变对BPD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旨在研究呼吸支持策略的改变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段时期呼吸支持策略的改变对适于胎龄、无先天畸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2009-2010年(时期Ⅰ,114例患儿),2013-2014年(时期Ⅱ,124例患儿)结果 两段时期间的呼吸支持策略改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内容包括有:有创辅助通气时间减少(7.46±23.7 v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