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使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休闲体育应运而生且成为人们减压放松的重要先择,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身体健康状况关乎国家未来发展。而近几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在逐渐下降,出现肥胖、慢病低龄化现象,都是由于身体活动水平低所导致,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大多上网玩游戏、刷淘宝、看剧、购物,进行休闲体育的主动意识较弱,为提高其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了解其对休闲体育的需求成为促进其参与休闲体育的首要任务。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上海市大学生休闲体育认知、参与以及需求情况,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得出结论,为满足其各种休闲体育需求而提出相应建议,帮助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提升其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促进其全面发展。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杨浦区4所高校3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进行两轮预调研采用Cronbach’sAlpha对量表各维度系数进行检验且均大于0.9,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共回收326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为95%;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大学生对休闲体育的了解情况不是非常乐观,大多处于一般了解(44.7%)和不了解(31.83%)的状态;90%以上大学生认为自己需要参加休闲体育;可以使自己开朗活泼,更热爱生活;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减少脂肪,保持良好身材;释放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获得满足感,提升自信心的赞同比均高于90%以上,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了解度不高但对其作用的认同度却很高。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情况中70.1%平均每天闲暇时间3小时以上,其中2.57%闲暇时间高达7小时以上,说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充足;而70.8%的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的休闲方式是宅家/宿舍学习、追剧、睡觉,52.6%上玩游戏、购物、聊天,50.6%进行休闲体育运动,大部分大学生把时间花在缺少身体活动的方式上;10.3%不参加休闲体育,每周参加1-2次的占40.8%,3-4次的占36.3%,5-6次的仅占10.0%,每次参与时长在30-60分钟的占44.7%,由数据可知,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锻炼的情况未达到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且没有达到身体活动的基本要求,据访谈了解到有些大学生锻炼的次数较多是由于学校有打卡考核的硬性要求才去锻炼而不是其自主参与休闲体育锻炼,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参与休闲体育锻炼意识不够强烈且积极性不高。大学生休闲体育需求情况,内在需求方面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体验运动快感的需求最高。具体内容方面,77.3%对免费的场馆需求最高,需要正确的运动方式指导的需求占65.6%,技能指导的需求占50.5%,想获得正确的饮食指导的需求占44.5%;参与方式上76.4%需要与同学/同伴一起参与休闲体育43.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了解休闲体育,其次是通过网络环境和休闲体育APP的需求较高;消费需求中最高的是运动装备占75.1%,购买体育器材次之占28.6%;活动类型的需求中58.8%的大学生对体育休闲活动需求最高,其次是旅游休闲活动占40.5%,学习休闲活动占35.7%,最后是户外探险休闲活动占30.2%;具体项目需求在前三名的是跑步/慢跑、乒羽网、足篮排和骑自行车;休闲体育服务中对场地设施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信息获得服务、活动组织服务和免费赛事观赏福利的需求较高。研究结论:大学生对休闲体育的了解程度不高但是对其作用的认同度较高;闲暇时间较充足,但是大多都把时间花在缺少身体活动的方式上,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锻炼的情况未达到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且没有达到身体活动的基本要求,参与休闲体育锻炼意识不够强烈且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对参与休闲体育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有希望通过休闲体育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体验运动快感的内在需求;外在需求包括免费场馆、正确运动技能、饮食的指导需求;与同学/同伴一起参与;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了解休闲体育的需求;对休闲体育类的活动需求最高,项目中对跑步/慢跑、乒羽网、足篮排和骑自行车的需求最高,且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建议:为了满足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各种需求,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各方面应大力支持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课程以及各类休闲体育教育活动使其了解休闲体育,加强休闲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其休闲体育运动方式、运动技能、正确饮食指导的需求,组织团体共同参与的休闲体育活动,增设新颖的休闲体育项目来激发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兴趣和意识,从而提升其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升其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