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性死亡过程,也是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细胞的自觉地自杀行为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由于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所以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见于胚胎发育,组织发生,组织分化,细胞癌变等过程。在免疫学上,细胞凋亡参与介导胸腺及周围 T 细胞、耐受细胞、毒 T 细胞、介导靶细胞溶解过程。现已证明肿瘤的形成是由于细胞抑癌基因(如 P53基因)等,突变阻止凋亡进程,使应该令细胞死亡的“程序”封闭了,细胞得以无限制的生长和分裂,获得“永生不死的细胞,实际上这就是癌症。[7]细胞凋亡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细胞凋亡(AP)机制的探讨为临床上研究某些疑难病症如 AIDS、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指出了新的希望。许多因素可诱导凋亡和抑制凋亡,现在对一般疾病患者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不多,尤其对健康人体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的研究,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AP)可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 AP 功能受抑制可见于肿瘤,自身免疫病(AID)病毒感染;AP 功能增强则见于 AIDS、骨质疏松,神经退变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