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细胞因子佐剂疫苗在小鼠结肠癌模型中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umph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尽管在结肠癌早期诊断和化疗方法上的改进,但患者仍然面临着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不良预后。一些免疫治疗方法在改进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上已经发挥显著的作用。基于疫苗学的方法在结肠癌的预防和治疗上展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实验方法:通过模拟临床上结肠肿瘤复发现象,将实验分成预防阶段和治疗阶段。通过电荷吸附的原理制备合成了一种新型细胞因子佐剂疫苗包含有细胞因子GM-CSF、IL-2和灭活的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WT。通过测量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和生存期的统计初步反应疫苗的作用效果,并且通过检测CD4、CD8、CD11c、CD80、CD86 and CD83的表达和分布,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肿瘤的LDH实验,以及血清中IFN-γ,IL-2和GM-CSF的含量评估疫苗效果。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因子佐剂疫苗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且延长了生存期。研究发现,在预防组和治疗组中,成熟DC和CD8~+T细胞水平和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水平显著升高。成熟的DC和CD8~+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实验结论:基于细胞因子GM-CSF和IL-2的佐剂疫苗能够通过募集DC和激活自体T细胞发挥作用并且给结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双酚 A 装置的主要工艺流程,叙述了基于 WebField ECS-100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针对结晶釜的控制难点做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控制系统的现场应用情况。
高校党支部是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加强高校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基础。本文对高校党支部作用发挥机制的现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创
<正>目的 :临床免疫学是基础医学和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免疫学基础理论抽象难懂,严重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为促进素质教育,我们在临床免疫学(26h)教学中采用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