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牛源非O157 STEC的小鼠实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mini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coli,STEC)是一类携带了前噬菌体编码的一种或两种志贺毒素基因的食源性病原菌,具有很高的致病性,主要表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牛是STEC的主要贮存宿主,而新疆是牛羊反刍动物的主产区,前期检测牛产业链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非O157 STEC菌株。[研究方法]选择前期分离鉴定的6株牛源非0157STEC (H34、M22-5、M15-1、213、B21、B34)进行小鼠实验,按每组(10只/组)10~9CFU/mL菌液浓度进行灌胃1 mL左右,对照组是灭菌生理盐水。灌胃4 h后恢复饲喂,观察小鼠的精神和食欲等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发现濒临死亡的小鼠立即剖检和观察脏器变化,共观察14d。每组选2只小鼠进行剖检和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小鼠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肠内容物是否存在灌胃的非0157 STEC菌株。[实验结果]各实验组小鼠在感染6 h后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反应迟钝、昏睡和喜欢抱团,有的小鼠表现四肢无力,不愿走动,未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小鼠存活率情况(如图1),菌株M22-5灌胃12h后开始出现死亡,在第2d和第3d各死亡3只,存活率为40%。菌株H34在第2d和第5 d各死亡3只,存活率为40%。菌株213在第2d死亡1只,第4d死亡2只,存活率为70%。菌株M15-1在第5d死亡2只,存活率为80%。B21和B34在14d内未出现死亡,存活率为100%。剖检显示肾脏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暗红色。小肠表面呈黄褐色,肠系膜呈现透明状,肠壁明显变薄,脾脏外观未见明显异常。病例切片观察肺脏呈现间质性肺炎,肺泡壁上皮细胞轻度增生,肺泡腔内呈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肾脏白髓区淋巴细胞明显凋亡和巨噬细胞增多。肠绒毛明显缩短变粗,部分肠绒毛顶端上皮细胞脱落。十二指肠固有层和浆膜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回肠中杯状细胞轻度增多。观察14d后发现实验组大部分小鼠比对照组小鼠体重个体小,体重轻。从实验组小鼠的肠道中检测存在与原菌相同的stx基因。[结论]6株非0157STEC (H34、M22-5、M15-1、213、B21、B34)对小鼠有不同致病力,可引起不同脏器组织的轻微病理变化,STEC还影响导致了小鼠的体重减轻。
其他文献
我国重新上市制度于2012年出台实施办法,致力于打通“公司上市、退市、重新上市”通道,营造“有进有出”的健康生态。本质上,建立重新上市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退市公司在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健全治理结构,真正达到上市公司规范运行要求后,再回到原来的市场上市交易。如果退市公司只是通过变更实控人、变更主业等手段,在形式上和数字上达到重新上市申请条件,但公司仍缺乏持续经营能力,无法达成有效公司治理的话,那么也
本篇论文从构成建筑外立面的元素为出发点,探讨建筑外立面节能设计的方法,倡导新能源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的使用。
他被很多人看作是“学术明星”,却从来都不习惯众星捧月的感觉。他深谙有限之人无论多有学问,也无法穷尽无限的未知世界。他从不自视甚高、固步自封,总是饱含热情地去倾听、去学
报纸
教师上好第一次课,将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甚至大学期间对整个专业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上好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也是我院在进行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改革中提出的一项改革方
当今社会这个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不断增加,管理的环节不断精细化,同时管理也要求
<正>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留学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世
会议
张爱玲对于琐屑细写与“私人性的”日常生活的冷静的巨细无遗的记录与编码,是在一个“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的时代,对于可把握的坚实的东西的韧性的坚守。它既是作者受中西
2002年8月10日,我区某鸡场暴发了以猝死、拉棕红色粪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