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coli,STEC)是一类携带了前噬菌体编码的一种或两种志贺毒素基因的食源性病原菌,具有很高的致病性,主要表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牛是STEC的主要贮存宿主,而新疆是牛羊反刍动物的主产区,前期检测牛产业链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非O157 STEC菌株。[研究方法]选择前期分离鉴定的6株牛源非0157STEC (H34、M22-5、M15-1、213、B21、B34)进行小鼠实验,按每组(10只/组)10~9CFU/mL菌液浓度进行灌胃1 mL左右,对照组是灭菌生理盐水。灌胃4 h后恢复饲喂,观察小鼠的精神和食欲等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发现濒临死亡的小鼠立即剖检和观察脏器变化,共观察14d。每组选2只小鼠进行剖检和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小鼠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肠内容物是否存在灌胃的非0157 STEC菌株。[实验结果]各实验组小鼠在感染6 h后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反应迟钝、昏睡和喜欢抱团,有的小鼠表现四肢无力,不愿走动,未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小鼠存活率情况(如图1),菌株M22-5灌胃12h后开始出现死亡,在第2d和第3d各死亡3只,存活率为40%。菌株H34在第2d和第5 d各死亡3只,存活率为40%。菌株213在第2d死亡1只,第4d死亡2只,存活率为70%。菌株M15-1在第5d死亡2只,存活率为80%。B21和B34在14d内未出现死亡,存活率为100%。剖检显示肾脏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暗红色。小肠表面呈黄褐色,肠系膜呈现透明状,肠壁明显变薄,脾脏外观未见明显异常。病例切片观察肺脏呈现间质性肺炎,肺泡壁上皮细胞轻度增生,肺泡腔内呈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肾脏白髓区淋巴细胞明显凋亡和巨噬细胞增多。肠绒毛明显缩短变粗,部分肠绒毛顶端上皮细胞脱落。十二指肠固有层和浆膜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回肠中杯状细胞轻度增多。观察14d后发现实验组大部分小鼠比对照组小鼠体重个体小,体重轻。从实验组小鼠的肠道中检测存在与原菌相同的stx基因。[结论]6株非0157STEC (H34、M22-5、M15-1、213、B21、B34)对小鼠有不同致病力,可引起不同脏器组织的轻微病理变化,STEC还影响导致了小鼠的体重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