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夜莺与玫瑰》两译本对比研究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界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核心就是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阐释。因此,本文将以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理论依托,以林徽因及谈瀛洲的《夜莺与玫瑰》两中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研究译者主体性如何影响并作用于译本的问题,从而肯定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故障现象一辆奔驰2010款进口奔驰ML350,行驶61175km,发动机故障灯报警。故障诊断与排除笔者接车后首先启动车辆,仪表上发动机故障灯报警,其他未见异常;确认故障现象后,了解相关维修历史,此车只有保养记录,未维修过。用奔驰专用Star Diagnostic诊断仪(DAS)对车辆进行快速检测,结果发现在发动机控制单元(ME)中有以下故障码储存(图1)。
朱彝尊的集句词集<蕃锦集>向来是被学界主流鄙弃不谈的一部作品,原因与对&#39;集句&#39;这种&#39;文字游戏&#39;的认同程度有莫大关系.本文第一部分对集句的产生、流变、价值
<正>在有关PPP政策、金融政策框架下深入探讨类似"现金池"融资模式在PPP项目中的创新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融资创新,拓宽PPP项目资本金筹措渠道和提高PPP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十三届
混凝土多步搅拌工艺与传统搅拌工艺相比,具有在相同的配合比条件下,改善混凝土强度;在同等混凝土的强度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等优点。它不仅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搅拌,尤其适用于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