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卧推练习中自然条件下、语言提示与视觉反馈两种不同的感官刺激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不同的感官刺激可引导注意力焦点的改变,注意力焦点的改变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运动表现。本研究从四种感官刺激方式进行实验及论证。自然条件下,受试者在无任何感官刺激提示的情况下进行卧推练习,观察卧推运动表现和上肢肌肉活动;听觉刺激主要从语言内部提示和语言外部提示进行研究。语言外部提示,注意力集中在运动效果上。如,杠铃杆的运动,在做卧推练习时,对受试者提示"把注意力集中在杠铃杆上",观察卧推运动表现和上肢肌肉活动;语言内部提示,注意力集中到身体内部,如身体某块肌肉的发力,在做卧推练习时,对受试者提示"把注意力集中在胸大肌上",观察卧推运动表现和上肢肌肉活动;视觉反馈,接受来自运动过程中各项数值的反馈进行卧推,观察卧推运动表现和上肢肌肉活动。本项研究探索了在卧推练习中不同的感官刺激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为以后的研究和训练方式作为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法对卧推练习中不同感觉器刺激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对象为武汉体育学院22名男性,具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卧推经验,年龄均为23.29±2.18岁、平均身高为176.20±5.87cm、平均体重为77.93±14.38kg、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3.69±1.46kg/m2、训练年限为4.10±2.05年。实验条件为:⑴自然条件,⑵语言外部提示,⑶语言内部提示,⑷视觉反馈。实验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1RM卧推测试,测试结束后熟悉了实验过程、任务和设备。休息48h后进行四种条件下的测试,每名受试者均参与4种条件下的测试,所有数据的收集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测试时,每位受试者的双侧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外侧头、肱三头肌内侧头、三角肌前束和三角肌中束均贴上电极贴,进行标准化的热身后,休息2min;连接无线肌电测试仪,调整阻力20%1RM,测试过程中阻力恒定。接着进行4种提示下的实验,受试者尽最大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每一组卧推,每中提示下进行2组卧推,每组6个,为避免疲劳效应,受试者每次做完卧推间歇均为2min;每次卧推的用摄像机监测Keiser综合力量训练架爆发力峰值和发力率,电脑记录12块肌肉积分肌电信号测试指标。每完成6次卧推询问每位受试者的RPE(自我主观感觉量表)、接受度(对指令的接受程度)和执行度(在接受指令的前提下,对指令的执行程度)。实验过程中有一名受试者对指令的接受度与执行度为1,所以这名受试者的实验数据没有纳入数据分析中。研究结果:(1)视觉刺激条件下卧推峰值功率最高,其次为语言外部提示,最后是语言内部提示。在视觉刺激下爆发性卧推的峰值功率是最好的。(2)自然条件下卧推峰值功率与视觉刺激(P=0.000)、语言外部提示(P=0.000)和语言内部提示(P=0.002)条件的卧推峰值功率存在显著差异性。视觉刺激与语言外部提示(P=0.041)和语言内部提示(P=0.000)间存在显著差异性。语言外部提示与语言内部提示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00)。(3)视觉刺激、语言外部提示和语言内部提示条件下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内侧头、三角肌前束和三角肌中束的肌电活动普遍高于自然条件下肱三头肌外侧头的肌电活动仅在视觉刺激和语言外部提示条件下高于自然条件下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外侧头、肱三头肌内侧头和三角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在语言外部提示条件下最大。胸大肌和三角肌中束的肌电活动在语言内部提示条件下最大。(4)自然条件下胸大肌积分肌电与语音外部提示(P=0.037)和语音内部提示(P=0.001)条件下胸大肌积分肌电存在显著差异性。研究结论:(1)在四种提示条件下,视觉刺激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最为明显,语言外部提示次之,语言内部提示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最小。(2)四种提示条件下,视觉刺激、语言外部提示和语言内部提示等方式的测试结果均优于不做任何提示的自然条件情况下,这说明训练中注意力焦点的应用可以提高练习的运动表现。(3)在四中提示条件下,不同的提示条件下肌肉的贡献率也不一样,语言内部提示对卧推过程中主动发力肌胸大肌的募集效果是最明显的,语言外部提示与视觉提示对卧推中其他辅助肌肉和拮抗肌的募集效果是明显的。(4)在运动过程中,语言外部刺激与视觉刺激虽然视觉提示下会呈现出最好的运动表现,但相关肌肉的贡献率并不是最高的,在注重运动表现的运动中,视觉反馈与语言外部刺激可提高运动表现。在语言内部提示时,肌肉的贡献率是最好的,运动表现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