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给出了高功率钕玻璃固体激光放大器小信号增益特性的时间和光谱分辨的物理模型,该模型包括了激光放大器能量转换的4个主要环节:抽运源、腔传输、增益介质、增益特性与储能效
【机 构】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绵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出了高功率钕玻璃固体激光放大器小信号增益特性的时间和光谱分辨的物理模型,该模型包括了激光放大器能量转换的4个主要环节:抽运源、腔传输、增益介质、增益特性与储能效率.该模型详细地考虑了氙灯辐射的光谱和时间特性,以及增益介质中钕离子的光谱吸收特性.利用该物理模型,对目前正在研制的口径为300mm×300mm高功率钕下班固体激光放大器的各单元参数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并给出了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及储能效率,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23kV常规工作电压下,放大器小信号增益系数为5.0﹪cm<-1>,储能效率为3.0﹪,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在19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自主性这一概念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习者自主性。随着学生自主理论的发展和教师学生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下,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教师在提高学习者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并展开对教师自主性的研究。在我国,教师自主性相关理论研究在2000年前后才引起教育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在与国外教师自主性研究的对比之下,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对匮乏。虽然研究起步较晚,但仍取
人教版三至六年级语文教科书“目录”最后有两行小字:标﹡的是略读课文,标△的是选读课文。尽管教科书中的“略读课文”比重在逐年加大,但小到校内公开教学展示课,大到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观摩课,鲜有教师主动选择略读课文来教学。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有些教师甚至对略读课文教学存在认识误区,如认为“略读”就是粗略地读,或对“略读”定位混淆,精略不分,等等。那么,该如何走出误区,提高略读教学实效
对高功率准连续激光二极管抽运高重复率电光调Q三波长Nd:YAG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重复率为100Hz时,得到1064nm单脉冲能量为8.5mJ、脉宽20ns的调Q激光脉冲输出,利用KTP晶体
数学游戏,广义地说是把数学知识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呈现出来,以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具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设计相应数学游戏,制订游戏规则,运用多种游戏方法,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融游戏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此外,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适应了素质教育和新时代教育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灯抽运Nd:YAG单程行波激光放大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这种激光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所设计的Nd:YAG激光振荡-放大系统的实验结果.
笔者于2015年到2016年在广州市从化区某小学支教了一年,任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切身体验到农村小学数学等科目教学严重脱节,小学和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衔接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与教学实践,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指对比小学与初中的知识所进行的知识点衔接。教师要通读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了解课标对各学段的基本要求,也要通读中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