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的载地塞米松的靶向声敏纳米液粒(Dex-NDs-FA),并在超声介导下观察DexNDs-FA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1)采用薄膜水化法,将磷脂及地塞米松(Dex)以一定比例通过旋蒸、PBS重悬后加入全氟戊烷(PFC5),在细胞破碎仪声振后得到Dex-NDs-FA。离心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纳米载体的载药量;用动态光散色法测定Dex-NDs-FA的粒径和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表征;用透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超声对纳米载体药物释放的作用;最后用超声显像系统定量及定性观察温度对Dex-NDs-FA相变的影响。(2)用一定比例的含高糖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和双抗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MTT法定量分析不同浓度的各组纳米液粒(Dex-NDs组、Dex-NDs-FA组、Dex-NDs-FA+超声组)、PBS组和游离Dex组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毒性,并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活死形态。用脂多糖(100ng/mL)激活RAW264.7细胞后加入靶向/非靶向纳米液粒,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对细胞摄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3)将30只8周大小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并用不完全弗氏佐剂和Ⅱ型胶原以1:1比例混合后在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0.2mL/只)建立CIA关节炎模型,7天后加强一次(0.1 mL/只)。在第14天、16天、18天进行尾静脉注射各组纳米液粒、游离Dex和PBS (各组Dex浓度相同),并记录大鼠体重、关节评分。用Micro-CT观察大鼠踝关节,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细胞炎症因子含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各组体内炎症部位的抗炎效果。结果:所制备的Dex-NDs-FA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圆形,粒径和电位分别是311.6±3.8nm、-3.11±0.15mV,载药量为73±3.7%;超声组载药纳米液粒较非超声组释放更多的地塞米松,分别为85.6±4.3%和77±3.8%;温度越高纳米液粒的显影信号越强,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细胞实验表明,低浓度的各实验组无细胞毒性,高浓度则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表明了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同时带有FA修饰的靶向纳米液粒组更容易被激活后的RAW264.7细胞摄取。体内实验表明,Dex-NDs-FA/超声组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相比,体重和关节评分最低,Micro-CT显示骨侵蚀最少。通过载地塞米松纳米液粒组治疗后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与对照组及游离Dex组相比浓度明显降低,同时病理切片显示载地塞米松纳米液粒组仅观察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没有明显的骨或软骨侵蚀及新生血管组织形成,而PBS组及游离Dex组则相反。结论:本实验能够成功制备靶向声敏载药纳米液粒;同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一体化载药系统,靶向声敏载药纳米液粒在治疗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方面发挥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