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SAP患者IL-17、CRP的影响,探究其治疗SAP患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自2016年07月到2018年01月期间收治的SAP患者,并随机分为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CH组,32例)及清胰利胆颗粒组(QY组,30例)。CH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管胃及灌肠治疗,QY组则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清胰利胆颗粒管胃及灌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第1天(即入院当天)、第3天、第7天的症状、体征变化,同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因子IL-17、CRP水平。结果:①住院第3及7天CH组、QY组的症状、体征评分低于比同组别第1天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H组患者住院第1、3天的症状、体征评分低于QY组,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CH组患者住院第7天的症状、体征评分低于QY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住院第3天CH组、QY组的CRP高于同组别第1天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住院第7天CH组、QY组的CRP低于同组别第1、3天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CH组患者住院第1、3、7天的CRP与QY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住院第3天CH组、QY组的IL-17低于同组别第1天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住院第7天CH组、QY组的IL-17低于同组别第1、3天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⑨住院第1天CH组及QY组患者IL-17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⑩住院第3及7天CH组患者IL-17水平均低于QY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可改善SAP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17分泌减少及抑制机体免疫过度应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