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环状RNA是一种非内源性非编码RNA,在众多生物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生物学功能尚存在大片空白亟待探索,尤其是在成骨领域。本文旨在研究大鼠牙囊细胞经矿化诱导培养后环状RNA表达谱的改变,以及探索环状RNA-miRNA-基因/蛋白潜在通路,为未来牙再生和骨再生的研究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大鼠牙囊细胞经矿化培养28天后,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并根据GO分析和KEGG分析预测其生物功能。其中上调的circFgfr2,预测其下游为miR-133和BMP-6。利用原位杂交、q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验证下游两者的变化。结果:经矿化培养后共有266个环状RNA表达改变,其中138个上调,128个下调。生信分析预测这些环状RNA在许多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都发挥作用,例如MAPK、TGF-β信号通路。后续体外成骨诱导实验证实,circFgfr2和BMP-6表达增强,而miR-133表达下降。大鼠下颌骨牙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说明,随着牙囊的发育,BMP-6表达增强。结论:在大鼠牙囊细胞的成骨诱导中,环状RNA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circFgfr2可能可以作为成骨诱导的关键生物分子。在大鼠成骨过程中,circFgfr2和BMP-6增强而miR-133下降,其机制可能是circFgfr2充当miR-133的分子海绵,前者抑制了后者的表达,功能下调,使下游的BMP-6基因表达增强,从而调节成骨。本文首次研究大鼠牙囊细胞成骨诱导后环状RNA表达谱的改变,为未来牙再生和骨再生的研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