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TOD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处于郊区化过程中,利用轨道交通采用TOD 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和引导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首先确定轨道站点及线路的影响范围。利用地铁调查数据,对典型站点各种衔接方式的接驳距离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轨道站点直接影响范围为半径500m 区域,间接影响范围在 750m -1500m,并对影响范围相关因素如站点区位和周边道路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轨道交通站点影响范围内的用地范围、用地性质、用地强度控制,确定分层次高强度、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从而为轨道交通提供和平衡客流,以土地利用和轨道交通联动开发构筑新的城市形态。以站点服务对象最大为目标,利用重力模型,建立站点和线路分层次开发覆盖模型。并从北京市朝阳区轨道发展实际出发,讨论了站点的开发,分析验证了TOD 模式下的站点周边分层次高强度混合开发较均匀开发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站点和线路的覆盖量,从而对轨道站点的土地利用开发范围、强度等具有定量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以深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征地留用地为核心,对该类特殊用地的规划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先是回顾了深圳土地征用与征地留用地管理的历程,分析了规划管理工作中面临的规划管理台账不清、规划选址依据不足、用地安排缺乏价值考虑等问题,提出建立征地留用地安排的“双评估”机制、建立征地留用地与违法用地处理联动机制,按照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分期分批安排征地留用地等主要思路,并建议如下规划管理对策:出台深圳市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