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enh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运行近5年来,出现了复议机关面临"逢案必被诉"、异地奔波问题突出、复议机关会倾向于以不符合受理条件拒绝受理等现实风险,亦出现了共同被告间答辩口径尚不统一、举证行为效力高低有争议,复议机关从属性和被动性等法律矛盾。本文据此提出了调整行政诉讼程序完善法律配套机制,发挥行政复议机关实体解纷潜能等建议来解决这一问题。
其他文献
2005年末一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如约再次采访了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的顾觉新董事长。
随着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以劳务作为标的的现象大幅增加,相应在提供劳务过程中提供劳务者遭受损害的情形也相应增加。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直是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大案件类型,在实际办理该类型案件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劳务关系和承揽关系如何区分、承揽关系和承包关系如何区分、谁才是雇主、过错应如何认定、怎么才能更大程度的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同时兼顾他人的合法权益等。出于办理
全面分析了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详细划分了杂劣株类型,扼要总结了去杂去劣的关键技术,首次提出了"环境筛选作用"的新概念,系统概括了科学防杂保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