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焦虑是指个体在面对与数/数学相关的情境时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反应,即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等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担忧等焦虑体验(Ashcraft&Moore,2009)。调查发现,大约有30.6%的青少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感到非常紧张(OECD, 2015)。不仅青少年,有研究报告,甚至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已经能够报告自己不同程度的数学焦虑了(Ramirez et al., 2013;Maloney et al., 2015);而在小学阶段,到了四、五年级时,儿童能够十分明确地表现出自己对数学的焦虑与担忧(Ashcraft&Moore, 2009)。因此,本研究基于儿童自身和养育环境的主客观因素的视角,以132名(年龄(岁):M=10.08, SD=0.63)小学四、五年级儿童为被试,在控制特质焦虑的基础上,通过施测儿童数学焦虑量表(MASC)、成人数学焦虑量表(R-MARS)、数学学习动机量表(MLS),考查父/母数学焦虑和儿童数学焦虑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个体内部因素——儿童数学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母亲,而非父亲数学焦虑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数学焦虑(β=0.274, p <0.001),且母亲数学焦虑对儿童数学焦虑的直接作用受父亲数学焦虑的正向调节,即父亲数学焦虑越高,母亲数学焦虑对儿童数学焦虑的影响就越大;(2)数学学习动机在母亲数学焦虑和儿童数学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3.55%)。本研究将父亲、母亲数学焦虑分开调查,揭示了母亲数学焦虑对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路径及其解释机制,可以为小学儿童数学焦虑的改善和调节提供有意义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