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汤山地热田位于北京平原北部,在北西向南口一孙河断裂、北东向黄庄一高丽营断裂和北东东向阿苏卫一小汤山断裂交汇构成的三角形地块上,地热田面积86.5 km~2。热田属于岩溶裂隙介质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系统,有寒武系热储、蓟县系铁岭组热储和蓟县系雾迷山组热储3个基岩热储。本区地下热水的热源来自盆地深部较均一的热流,补给来源主要是在北部和西部燕山山区的大气降水。地下热水在黄庄一高丽营深大断裂附近与深部热源沟通,一部分继续向平原区深部的基岩储层运移,另一部分沿大柳树一葫芦河断裂和碳酸盐岩地层向北部运移、赋存,在阿苏卫一小汤山镇断裂处遇阻,沿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排泄, 上升至地表,形成小汤山温泉。一个地区的地温状况是该区地质构造条件和地质历史的综合反映,本文针对北京市小汤山地区地温场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地下热水的成因,建立地热地质成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