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技巧曾经是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绝对重点,现在正在走向边缘化。随着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教材内容自然会越来越丰富,但这并不是技巧弱化的主要原因。陶友兰认为,大多数翻译教材在介绍翻译技巧时,只讲要怎样译,却不讲为什么要那样译,以至于翻译技巧成了"在低手段的译者是知而不能,在天才的译者反而成了桎梏"(矛盾语,转引自马红军)。"知而不能",深刻揭示了翻译技巧弱化的原因:教不会,所以不再教了。本文通过分析翻译技巧的性质(开放性、复合性、受制性等),重新评估翻译技巧的价值,借鉴记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现存翻译技巧教学的不足,并提出翻译技巧教学在教材中多元的、叠加编排模式,以利于从"知"到"能"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