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当今,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各种体育运动比赛被提上日程,使得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等需要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训练强度和训练负荷要不断增大,更有甚者训练过度,产生运动性血尿问题就层出不穷,随之发生运动性血尿问题占运动员疾病问题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针对运动员运动性血尿问题的相关研究尚且不够充分,并且大多数研究仅仅涉及运动性血尿疾病的鉴别诊断,尚未明确指出运动性血尿产生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缺少科学有效、综合完善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同时,由于多数运动员对运动性血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高负荷和高强度的运动后发生血尿,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的情绪,这不仅增加了运动员的思想包袱,降低了训练热情,还不利于运动员的身体疾病的康复。此外,部分运动员在发生血尿后由于各种原因,选择忽视自身身体变化,按照原来的训练强度和负荷量继续训练,最终导致由可逆的短暂性血尿转变为不可逆的器质性血尿。这不仅违背了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还阻碍了竞技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员的发展,严重违背了体育理念。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在中西医康复措施干预指导下的运动性血尿,进行生物形态学特点分析,提取、分析和总结相关数据,总结出运动性血尿的特点,为中西医康复措施的有效性提供实验检查依据,促进运动性血尿患者的康复,促进竞技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临床观察法、专家访谈法、调查统计法和对照实验法,以加强对运动性血尿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比较在不同措施干预下运动性血尿的特点。首先通过查阅电子文献资料和图书馆纸质书籍上的相关文献资料,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运动性血尿方面的知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采取访谈、问卷的方法调查最近三年内山西省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山西省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的运动性血尿患者,以及曾是山西省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或山西省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近三年内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省大医院,采取中西医干预治疗运动性血尿的运动员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观察其临床表现,分析和总结生物形态学检查数据,了解中西医干预措施下运动性血尿的特点。同时与从事治疗运动性血尿的中医、西医专家进行交流,从而科学地认识运动性血尿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更为全面地掌握运动性血尿的发病特点,并研究治疗运动性血尿的康复措施。本文采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对照实验,随机抽取山西省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及山西省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中出现血尿采取静养疗法(仅停止超强度的训练,卧床休息,合理膳食,并未采取其他康复措施)的18例运动性血尿患者的康复情况作为对照组;另外随机抽取曾是高水平运动员或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近三年内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或山西省大医院,采取中西医干预治疗的18例运动性血尿的运动员患者的康复情况作为实验组,统计在一定时间内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性血尿患者康复情况的有关数据,并对这36例运动性血尿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经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性血尿患者的一段时间的干预,结果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性血尿运动员患者的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消失,不存在腹痛等症状,全部痊愈,但是,血尿发生后两组运动性血尿患者接受的干预康复措施不同,导致痊愈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实验组中有68%的患者在1日内血尿消失,4日内18例运动性血尿患者全部痊愈;而对照组中绝大多数运动性血尿患者在4日后血尿消失,8日内18例患者全部康复。研究结论:实验组运动性血尿患者康复时间相对于比对照组运动性血尿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表明中西医干预疗法治疗运动性血尿的康复措施下运动性血尿的痊愈时间有效明显地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