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障碍,它可以导致严重的功能受损、大量医疗资源的占用以及高致死率的自杀行为。而BPD与(Major Dpression Disorder,MDD)之间无论是,在症状还是影像学基础上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和关联。本实验着眼于边缘型人格障碍与重度抑郁障碍的脑部默认网络激活状态变化,并对病例组(边缘型人格障碍)以及病例对照组(重度抑郁障碍)进行比较,以期初步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及精神科门诊专家于2011年12月到2012年4月推荐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为病例组,以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为病例对照组,以健康首都医科大学学生及安定医院职工为健康对照组。BPD患者和MDD患者均经过DSM-Ⅳ结构性访谈,满足DSM-Ⅳ诊断标准。采用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对脑部进行影像学检测。结果 1.BPD组较对照组显示双侧前扣带回区、双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左侧壳核、左侧额上回双侧尾状核功能激活增强;BPD组较对照组双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双侧顶上小叶、左侧楔前叶、左侧梭状回功能激活减弱。2.重度抑郁障碍组较对照组双侧ACC区、右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右侧脑岛功能激活增强。3.BPD组较重度抑郁障碍组显示双侧ACC区、双侧额中回区、双侧额下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额上回激活增强;而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顶下小叶以及右侧顶上小叶激活减弱。结论本研究发现静息状态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及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存在默认网络的异常,提示静息态下连接效能、协调性紊乱。BPD组呈现默认网络激活前高后低的状态,MDD组表现默认网络前部激活增强的特点。相同之处是,两组患者均表现了双侧ACC区、右侧额中回及双侧额下回(BA9,10)的激活增强。本研究发现BPD组较抑郁组激活增强的区域主要集中脑部前区,而激活弱于抑郁组的部分集中在脑部后区。这表明两者为相对独立的诊断,且均可发现脑部神经功能的改变,为今后二者的病因研究提供了影像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