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榧树(Torreya grandis)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隶属红豆杉科榧树属,为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物种之一,系第三纪孑遗植物,雌雄异株,常绿乔木,是我国榧属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种。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是榧树的优良变异类型经人工嫁接培育而成的品种,是集材用、药用、果用、油用和观赏于一体具多用途的珍贵树种,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 000多年前,栽培遍及浙江会稽山区,近年来在周边地区迅速发展。香榧果实是榧属植物中品质最优良的一种,为我国特有的高档健康食品。随着市场需求的攀升,榧农对香榧肥料的投入不断加大,造成土壤养分大量积累和环境富营养化威胁。浙江省嵊州市是我国香榧的主产区之一,为此,我们对该市香榧主产区林地进行了连续3年的定位调查和动态监测,通过林地土壤和植物叶片样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香榧林地土壤呈酸性甚至强酸性,不同季节间有波动,一年中以6月份的林地pH最低,各林地土壤最低pH都小于4.5,部分土壤pH低于3.8;最高pH为6.1;大多数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丰富,但是个别林地土壤贫瘠,有机质的变幅为19.4~167.7 g·kg-1,速效氮、磷、钾的变幅分别为48.3~445.6、1.5~483.6、32.8~1 565.0 mg·kg-1。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pH4.9、53.8 g·kg-1、192.6 mg·kg-1、169.2 mg·kg-1、352.8 mg·kg-1。依据浙江土壤分级标准,除土壤pH外,各个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平均值均在三级土及以上的范围,但这些养分在不同林地之间差异很大,相差几倍甚至百倍。(2)土壤养分含量和香榧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随香榧生长季节变化都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生理期含量变化差异显著。从香榧的果实膨大期开始(6月份)经果肉旺盛期(8月份)直至果实成熟期(9月份),土壤有机质含量一直里上升趋势;速效氮、钾的含量则是先升后降,磷的变化趋势因不同年份而异。而香榧叶片中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随着生理期的发展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林地的变化幅度也很大。定位监测研究的结果显示,当前榧农盲目大量施用氮、磷、钾肥的现象普遍,因此需要控制大量元素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同时加强硼、锌等微量元素的施用,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利用肥料对香榧的促进作用,实现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