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国内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关于否定加工中的情绪表征研究,结果较一致表明:否定加工中隐含着消极情绪表征。但儿童与成人的情绪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小学是儿童情绪认知的快速发展时期,且积极、消极情绪的认知发展并不同步。那么,从几年级开始,小学儿童在否定加工中表现出显著的消极情绪表征?本研究立足发展研究视角,以426名小学2,4,6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否定加工中的消极情绪表征的发展规律。本研究是对现有关于否定与情绪发展研究的重要补充,同时,也具备促进儿童情绪发展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经典情感启动范式(Bona Fide Pipeline, BFP)和错误归因范式(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 AMP),采用3(年级:2,4,6年级)*2(启动类型:肯定,否定)*2(SOA:200ms,500ms)混合实验设计,主要以消极反应率、错误率、反应时为因变量。统计结果显示:(1)在消极反应率因变量上,AMP范式实验中,三个年级被试在否定词组启动条件下的消极反应比率均显著高于积极反应比率,SOA主效应不显著;在BFP范式实验中,2,4年级未表现出否定启动的消极情绪反应(2)在错误率因变量上,BFP范式实验中,2,4年级的错误率均显著高于6年级,SOA主效应不显著。(3)在反应时因变量上,三个年级的被试在两种范式实验中,否定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肯定启动条件。以上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AMP范式,2年级学生在否定加工中已出现消极情绪表征,但在BFP范式实验中,2,4年级均未表现出消极情绪表征。(2)2,4年级的情绪理解能力无显著性差异,且均比6年级弱。(3)对于三个年级,否定加工均需要耗费相对较多的认知资源,反应时长于肯定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