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8次革新,而自2001年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影响最为深刻,新课改强化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前仍面临"按照竞技运动的训练体系编排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由成人专家设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使体育课程内容成人化、竞技化倾向严重,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进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惯力作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造成其对于承担为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的角色缺位。为解决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的困境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识别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差异,紧紧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通过身体进行教育"的实践特性,采用独特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实现"掌握动作技能、发展认知和情感技能"的教学目标,而多元智能理论与体验式学习在体育课堂上的实践结合或可为体育教师提供新的视角。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将学生体育学习的智能类型从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智能以及自然主义智能等维度加以区分,分析学生体育学习所属智能类型特征为体育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奠定基础。一方面可使体育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避免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施教;另一方面可使体育教师识别并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从而从理论上为消除"一刀切"的错误实践做法提供科学解释,进而为体验式学习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应用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体验式学习与传统教学在师生关系、学习方式、教学主体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新课改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而学生的体育学习经验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载体、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获得的、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和体验过并能感兴趣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因此体育学习需要在切合体育学科本质基础上加强与学习者生活经验的关联,而体验式学习由亲历-感受-分享-总结-应用五个组成部分,完整的体验式学习可在中小学体育课堂应用,且体育学科本身的身体实践性以及体育课程发展学生动作技能与情感技能的教学目标与体验式学习所强调的"参与其中、在做中学,并借力亲身参与培养体育学习个体的责任感、领导力、合作技能、沟通、信任、社会责任感"是契合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类型的分析能够使体育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特点、尊重学生差异,从而针对学生体育学习智能类型的区别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设计不同偏向的内容聚焦,紧密结合体育的实践性需求,加深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剖析,在体验式学习的各个环节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在亲历、感受、分享、总结和应用过程实现体育动作技能与认知、情感技能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有效的体育教学。由此可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与体验式学习可为改善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旧疾"提供新的视角与实践通口。该文同时建议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培养中缺失对体育学科本质特征的把握,过于注重竞技体育教学传授方式等弊端,强化对体育学科运动本质特征的认识,加强对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的分析,把握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但尤其警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定型于某一类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身心发展特点,减弱竞技体育教学思想在中小学课程的惯性作用,结合实际在体育课堂中应用体验式学习,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经验储备,注重体验式学习对学生体育学习经验的设计与积累的功用,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在当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并在识别体育学习者个体多元智能的基础上设计灵活有效的体验式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