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鱼应对刺激隐核虫感染的皮肤转录组变化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oq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激隐核虫是引起海水鱼类白点病的纤毛虫类寄生虫,常给我国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长期的海水鱼类流行性病学调查中,黄姑鱼表现出对刺激隐核虫感染的低敏感性,低致死性。为了探究背后可能的免疫机制,我们检测了黄姑鱼应对刺激隐核虫感染的皮肤转录组变化。实验对4个组别(24C:24小时对照组;24E:24小时样品感染组;72C:72小时对照组;72E:72小时样品感染组)进行皮肤样品采集,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共获得315,519,952个有效reads,325,615个非冗余unigene.在样品两两对比中发现,24C vs 24E,72C vs72E,24Evs72E,24Cvs72C中分别有3775,2347,3468,以及2284个显著差异基因。差异基因的GO功能注释分析表明,基因数目最多的富集亚类属于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 domain)或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domain)。而亚类最多的则是属于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es domain)。在24C vs 24E,24小时样品感染组中,5个与免疫相关的亚类(包括innate immune response,immune response,immune system process,Fc-epsilon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以及inflammatory response sub-categories)被下调基因显著富集;同时上调基因没有显著富集的亚类。在72Cvs72E,72小时样品感染组中,4个与免疫相关的亚类(包括innate immune response,immune response,Fc-epsilon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以及response to stimulus)被下调基因显著富集;3个与免疫相关的亚类(包括(innate immune response,immune system process,和immune response)被上调基因显著富集。在24E vs 72E,72小时样品感染组中,2个与免疫相关的亚类(包括innate immune response和immune response)被下调基因显著富集;2个与免疫相关的亚类(包括immune system process和immune response)被上调基因显著富集。在24C vs 72C,72小时对照组中,2个与免疫相关的亚类(包括innate immune response和immune response)被下调基因显著富集;没有与免疫相关的亚类被上调基因显著富集。这些结果表明,在感染24 h时,黄姑鱼对刺激隐核虫感染有较强的免疫应激反应。而在72h,由于自我调节,黄姑鱼的免疫功能逐步的恢复。另外,即使不进行任何处理,黄姑鱼皮肤转录组表达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的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在感染24小时起重要作用,造血细胞谱系通路、粘蛋白型O-糖生物合成通路和溶酶体在感染72小时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分析对地黄有较强致病性的尖孢镰刀菌的侵染机制,本研究采用携带有潮霉素抗性标记的强组成型表达载体p CT74,经PEG-Ca 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导入镰刀菌,获得荧光信号强
发展精密的实验探测技术并将其应用在新型材料的物性研究中是实验凝聚态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原位实验测量技术的搭建与优化,及其在铁磁半导
我公司6 000t/d熟料生产线自2016年8月投料运行以来,熟料28d强度一直较低,窑系统对生料成分的适应能力较差,熟料KH及SM值控制较低。当为提高熟料强度而提高熟料KH值时,窑况变
从培养模式涵盖的各个因素对体育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导致培养模式的差异,表现在体育学术型研究生强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