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淮海流域不仅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也是主要的麦棉两熟区。研究该棉区适宜的棉花收获辅助技术,对促进棉花收获机械化、解放农业劳动力和保障冬小麦的适期早播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试验基地进行,以国欣棉3号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施药时间和剂量对黄淮海棉区脱叶催熟剂(噻苯隆+乙烯利)应用效果的影响。主区为施药时间,分别在吐絮率达40%、55%、70%时喷施脱叶催熟剂;副区为施药剂量,噻苯隆+乙烯利的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每公顷(75+420)g、(150+480)g、(225+540)g。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药时间的推迟脱叶率和吐絮率均有降低的趋势,随施药量的增加脱叶率增加,吐絮率无显著变化;施药时间和剂量对棉花总产量、衣分及健子率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施药时间的推迟,一次花产量及其占总产量的比例呈降低趋势,而铃重和子指有增加的趋势;收获辅助剂的适宜用量随施药时间的推迟而增加。综合考虑其他农艺和经济性状,建立了噻苯隆和乙烯利混剂的应用技术:吐絮40%时施药,噻苯隆和乙烯利的适宜用量分别为每公顷75~150g和420~480g,收获时脱叶率可达90%,吐絮率为83%,一次花率可达90%左右;吐絮55%时施药,噻苯隆和乙烯利的适宜用量分别为每公顷150~225g和480~540g,收获时脱叶率可达92%,吐絮率为82%,一次花率为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