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es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国内外收集的45株双孢蘑菇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7℃,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当温度达35℃时,大部分菌株已经不能生长,而国内野生菌株Ag78131等10株在35℃下仍可缓慢生长。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含水量范围为50%-70%,适宜生长的含水量为50%-65%,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为55%~60%。野生菌株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5-10,栽培菌株菌丝生长的pH范围为4-9,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范围为6-7。酯酶同工酶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采集的野生蘑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表型存在差异,其中大部分双孢蘑菇野生菌株同工酶表型的主要标记酶带与传统栽培菌株类似,但有部分野生菌株的同工酶表型与传统菌株类型不同,主要的标记酶带泳动率偏慢,说明野生双孢蘑菇菌株存在着独特种群。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环境条件下,野生收集的菌株均能正常出菇,出菇时间比栽培菌株提早2-3天,大部分菌株菇盖为浅棕色,柄为白色,有部分野生菌株为白色子实体,但子实体扭结较少,产量低。部分野生菌株的子实体扭结密度过大,菇盖较小,柄较长,容易开伞,这些特性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或自我保护,更有利于生存。野生菌株所具有的耐高温、生长适应性广、出菇快等特性为杂交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其他文献
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国富民强的根本,因此古今中外对教育都非常重视。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核心之一,更是人们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基于解读《师说》,从何以为师、何以择师、何以
<正>尊敬的各位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同志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全省社科联七届五次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刚才世佳主席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回顾
会议
目的:探讨对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对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RT
致密砂岩气藏一般不含有边、底水,储层岩石中的孔隙水是其产水的主要来源,通过选取表征产水特征的储层评价参数可以正确认识产水特征及产水规律,进而规避产水风险。采用离心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硅酸盐溶液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钨酸钠对6061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探讨钨酸钠对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利用SEM和XRD等手段对该微弧氧化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
<正>结题报告编号:JYXH1023303009时间:2019年3月——2020年5月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1.1选题的理论意义在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方法的
会议
对尿素合成塔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检验,并对筒体母材和衬里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及焊缝裂纹缺陷评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操作条件下该塔可以继续使用.
鉴于众多国家正在普遍使用循证方式去量化体验指数和指导设计,我国也正开始逐步应用循证设计理论,尝试将研究参与到设计的前期循证和实验及使用后评价的工作中去,文中将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