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信息门户是网络环境下不断膨胀的信息资源和用户网络学术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产物,它是继网络目录、搜索引擎后出现的又一种网络信息的组织方式。由于学科信息门户加入了大量的质量控制手段,如有相应的资源采选和评价标准,资源集的管理机制,以及基于通用标准的元数据著录,所以学科信息门户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研究人员对学术信息资源的需求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资源查找和利用效率,因而具有着广泛的发展潜力。本文在详细描述学科信息门户的概念和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国外100个学科信息门户的创建机构、目前的资源数量、所获得的资助情况以及所采取的商业模式,并分析概括了国外学科信息门户的六大特点。与此同时,本文对国内20个学科信息门户进行了网络调查,并就国内外的差距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与国外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各系统间的合作少、系统平台不完善、缺乏个性化服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的持续稳定发展,由此引出了我国学科信息门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一些相关因素。本文认为,应从资源、服务和商业模式三个战略方面来构建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这三大支撑体系完整表述为:以质量为核心的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学科信息门户服务模式、积极探讨适合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商业模式。学科信息门户主要是提供各类有价值的网络资源的一个集成性产品,它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资源的质量。为了保证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的高质量,就必须制定并遵循严格的资源采选政策,进行完整而准确的资源描述和评价,同时也需要使用科学的知识组织体系,包括分类体系和主题检索体系。为了保证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持续的资源发现机制,如吸引志愿者参与,并做好资源集的及时更新和维护;为了保证资源的规模,应鼓励多机构、多门户的合作建设。学科信息门户也是一种服务,它旨在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检索入口,提高用户利用网络学术资源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构建以用户为中_心的功能模块,做好用户调查和用户指导,以人为本,在提供诸如浏览、检索等基础性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个性化增值服务。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一般的以项目为形式的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经费往往保证不了长久的发展,所以必须多方融资,获得多途径的资助,同时也要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商业模式,以市场化运作来获得持续的收益。本文认为,学科信息门户的商业模式中,刊登与其学科相关的产品和公司的广告信息是目前最可行也最方便的赢利手段。另外,开展主题活动获取收益、寻求与商业数据库商的合作也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这三种商业模式均是在免费向用户提供门户服务基础上的附加收益,当学科信息门户的高学术价值资源累积到一定量时,收费服务模式具有很大的前景,因此本文最后探讨了基于内容的收费服务的三种模式,即手机订阅模式、付费浏览模式和集团用户包年付费模式。通过这一系列的商业模式为学科信息门户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