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的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迈克尔·坎宁安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时时刻刻》发表于1998年,以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为蓝本,分别描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普通一天的生活经历。作者运用简单的言语、丰富的意象及细致的描述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扰及真正意义。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朽魅力及文学的现实意义,激发了人们重读经典的兴趣,使文学经典的社会人生功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是女性主义的先锋,其小说《达洛维夫人》发表于1925年,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一天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女性地位的缺失及在男权社会中,社会对女性的种种束缚。另外,也展现了人们生活的虚无及困扰。迈克尔·坎宁安从人物到意象到主题对《达洛维夫人》进行了全面的互文性描写,但并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独具匠心,运用多样的写作手法和细腻的描写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既表达了对伍尔夫的敬意,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思想。“互文性”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学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1966年提出的。互文性作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概念,不仅概括和凸显了一种普遍存在、形态丰富的文化现象,而且把文本之间的互涉和互动看作是文学的构成性因素,强调在文际关系中发掘和解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因此它既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也是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文学的互文性是人们对文学认识的深化,有助于重新审视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行为和阅读行为。以文本为中心的各种互文性理论可以各有侧重的向着作者、读者、现实世界、文学世界等四个方向发展。正是由于互文性这种不确定性和多元开放,使得互文性的研究具有更加多元的特殊意义。因此,借用互文这一新型理论来研究《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既有文化意义,也有美学意义。本文将从互文性角度来解读《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主要包含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对两部作品及作者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概括了国内外对两部作品的研究现状,从而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两部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互文性。首先对互文手法进行梳理,介绍互文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然后逐一分析两部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互文性表现,包括《时时刻刻》中克拉丽莎·沃甘、劳拉·布朗、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达洛维夫人》中达洛维夫人,以及《时》中理查德·布朗与《达》中赛普蒂默斯·斯密斯。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两部小说意象上的互文性,阐释这些意象并研究其代表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包括:六月的早晨;房间;聚会;水;镜子;花和战争。从而揭示迈克尔·坎宁安对《达洛维夫人》的解构与重建。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两部小说主题上的互文性,展示了《时时刻刻》对《达洛维夫人》的批判性继承。主要包括:女性主义;同性之恋;自杀和死亡。细致分析研究每一主题:女性主义的崛起和发展;同性之恋从模糊到显现及其影响;死亡意识出现的原因,死亡的延伸及积极地面对死亡的重要性。结语部分将阐述《时时刻刻》的现实意义及影响;坎宁安的创作手法的新颖和结构的精美;文学的不朽魅力以及文学对人生的现实功用,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
其他文献
通路还是品牌?“企业,是追求销售的通路还是追求品牌的塑造?”这是采访一开始随视的CEO薛雯漪提出的问题。今年,她和她所在的随视传媒接手了一个名叫“桔熊”的客户。桔熊是
<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党内脱离群众现象的集中表现。清除"四风",才能清风拂面。如何反"四风"?我们不妨对照毛泽东同志的作为,照照镜子,正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康复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
创业板市场又可称为二板市场,顾名思义是指着眼于创业,专门为协助新兴创新公司或高成长的高科技公司筹资而开展的资本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不同,其自身具有着高成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是上市公司激励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的有力武器,能够起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企业代理成本损失、提升企业的利润及投资价值的作用,而且其效力持久
目前,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仍然是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利润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全过程的信贷风险自然就成
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模式,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这种乡村民主制度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而村民政治参与行为的诱因,又离不开一种称之为“民主性格”的品质
今者,口称"为人民服务"的许多"公仆",对于"造门面"的"政绩"颇费心思,而职责所在的诸事却不作为;筹而下之,则专注于造假,应付上司,应该做的服务工作在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以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