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差异及机理分析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表现明显。巨大的区域经济差异制约东北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如何优化东北地区区域经济格局,合理分配区域生产资源成为现阶段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综合分析东北各盟市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格局和变化,能够认清东北经济格局的演化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因为,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这对于东北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东北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章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进展。国外的区域差异研究成果丰富,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在理论方面研究也比较成熟,并形成了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系统理论知识。近年来,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论文不断增加,主要关注全国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有一些关注某个省域内或省区边缘地区的差异情况。国内所用方法大多引用国外成熟的经济差异研究方法。   其次,本文从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区域经济差异发展演化趋势三个方面整理了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理论基础有新古典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中的平衡增长理论、累积因果循环理论、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与边缘理论、倒“u”型假说、条件收敛效应与俱乐部收敛效应。   第三,文章建立了由基础经济、效益、结构、速度、可持续发展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评价了东北各盟市2000年到2007年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东北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上升,北部相对下降;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的地级市分布在哈大和滨洲、滨绥沿线;随着资源的耗竭,一些开发较早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出现下降趋势。   第四,区域经济增长是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经济差异也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东北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基础设施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与制度创新、产业集群,对外开放度、市场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其他文献
古地震的年代确定是重建强震活动历史、预测未来地震趋势的重要依据(杨会丽,2014)。光释光方法是测定古地震事件年代方法中的一种。由于古地震造成的是快速混杂堆积物,其信号
近年来,地处川中丘陵地区的遂宁市正处于一个经济全面高速发展的年代。2016年国务院通过的《成渝城市群规划协调发展规划》中将遂宁定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遂宁应大力发展专
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不仅有利于提升旅游的科学品位和文化内涵,同时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业与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的持续良好发展,而提高游客满意度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和措施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可持续发展以及空间数据集成技术的国内外相关成果进行研究,提
随着经济水平逐步增长、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连市各种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也在逐步调整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改善
遥感高光谱技术能客观地记录隐藏在地物窄波段中的信息,且经济高效,已有许多研究者使用高光谱数据来分析植被指数对土壤重金属异常的响应情况。因此本文以雪鸡坪-春都矿区作为研究区,来分析植被指数对土壤重金属异常的响应特征。首先选取并计算代表植被不同生理特征的植被指数,并分析这些指数与土壤Cu、Hg、Pb、As含量间的相关性。然后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及逐步回归法来建立这些元素的回归模型,用K-折交叉验证法来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