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陈粳米蒸煮的米饭通常会存在香味变淡、并伴有异味产生的品质下降问题。本文剖析了粳米储藏过程中蒸煮米饭异味形成的原因,对引起陈粳米饭异味的特征风味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饭煲烹饪吸水阶段浸泡处理对陈粳米饭风味品质的改善作用并确定了有效的浸泡参数,从内源酶活力变化及脂质水解氧化程度控制等角度揭示了陈粳米饭风味品质提升的机制,旨在为陈粳米饭电饭煲烹饪曲线的设计提供指导,同时,为食堂及外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陈粳米蒸煮的米饭通常会存在香味变淡、并伴有异味产生的品质下降问题。本文剖析了粳米储藏过程中蒸煮米饭异味形成的原因,对引起陈粳米饭异味的特征风味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饭煲烹饪吸水阶段浸泡处理对陈粳米饭风味品质的改善作用并确定了有效的浸泡参数,从内源酶活力变化及脂质水解氧化程度控制等角度揭示了陈粳米饭风味品质提升的机制,旨在为陈粳米饭电饭煲烹饪曲线的设计提供指导,同时,为食堂及外卖行业陈粳米饭的蒸煮提供借鉴。对室温下储藏一年期间粳米及其蒸煮米饭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气味活性值、气-质-嗅闻联用、风味重组与缺失等方法鉴定得到了导致陈粳米饭异味的特征化合物包括己醛、(E)-2-庚烯醛、2-辛烯醛、2-壬烯醛、壬醛、2-戊基呋喃、(E,E)-2,4-癸二烯醛、4-乙烯基愈创木酚。通过研究储藏期间粳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内源酶活力及脂质水解与氧化程度的变化,表明储藏期间粳米中醛类物质的积累和蒸煮过程脂质氧化前体物质进一步降解是引起陈粳米饭气味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借助感官评定、电子鼻和气-质联用分析,考察了电饭煲吸水阶段浸泡温度和时间对陈粳米饭气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中温短时浸泡(50℃/10 min)处理蒸煮得到的陈粳米饭与新米饭整体风味轮廓较为接近。使用此浸泡参数蒸煮米饭,显著抑制了陈粳米饭中源于脂质氧化的特征陈味化合物己醛和壬醛等物质的生成,有效改善了陈粳米饭的气味品质。通过追踪米粒中内源酶活力、脂质水解与氧化产物的变化,结合微观结构和水分分布状态的差异,阐明了吸水阶段浸泡温度和时间的调整影响陈米饭气味品质的原因。结果表明,相比于常温浸泡,中温短时浸泡(50℃/10 min)处理可使陈米粒中脂肪酶活力降低86%,总游离脂肪酸和游离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量分别减少了21.6%和28.2%。中温短时浸泡处理通过控制米粒吸水程度,有效地抑制了内源脂肪酶的活力,同时延缓了米粒中脂质的水解,抑制了其中积累的脂质氧化初级产物的后续自动氧化降解反应。通过感官评价、电子鼻以及气-质联用等分析手段,剖析了电饭煲烹饪真空辅助浸泡处理不同时间对陈粳米饭气味品质的影响及原因。真空辅助浸泡处理10 min后蒸煮的陈粳米饭中己醛、壬醛、壬烯醛的含量与常压浸泡相比显著降低,分别下降了20.1%、12.4%和9.8%,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陈粳米饭的气味品质。真空辅助浸泡10 min处理不仅通过排气去除了陈米粒中已经生成的部分陈味物质,还有助于降低浸泡液溶解氧的含量,更有效的抑制米粒脂肪酶活力、延缓脂质氧化进程并减少蒸煮米饭中特征陈味化合物的含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平菇为研究对象,通过液态发酵的方式来富集硒锌两种元素,并优化发酵富集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硒锌的同时富集,探究这两种元素同时被平菇富集时的相互影响与其对平菇营养物质的影响,为高附加值的膳食补充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与思路。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高浓度的硒锌元素对平菇菌丝的生长均有严重抑制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硒锌添加浓度尤为重要。考察液体发酵过程中单独添加不同的浓度硒锌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同时测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高速发展其使用场景逐渐多元化,面对大型复杂结构件的成形制造,传统加工方法由于其加工效率低、成本昂贵并且整体加工困难,逐渐难以适应新型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但是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得大型复杂结构件的加工成形成为可能。电弧增材制造由于能够针对定制化大型复杂结构件快速整体成形,大大降低加工周期,并且增材材料可调制,满足增材成形件多场景使用的需求。但是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本质上是由焊接技术演变
核桃分心木(Diaphragma juglandis Fructus)是核桃果实的木质隔膜,简称分心木,又称核桃隔膜、核桃瓣膜。分心木主要成分有酚类(2.39%~3.54%)、皂苷(1.86%~5.98%)等物质,生物学活性有健脾固肾、抗氧化、镇静催眠、抑菌、抗肿瘤等。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剧,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慢性疾病和亚健康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两者分别与氧化应激、睡
硫酸盐还原菌(Sulphate-reducing bacteria,SRB)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厌氧环境,通过降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并把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的细菌的总称,是肠道内产生硫化氢(H2S)的主要细菌,在调节肠道组织稳态和炎症方面有重要作用,其中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DSV)丰度最高。本论文从6名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nteers,HV)和6名肝硬化(Liver c
辣根具有特殊的辛辣刺激性风味,以其为原料制作的芥辣酱常作为生食海鲜和凉菜等的调味品,具有增进食欲、抗寄生虫、抗癌和抑菌等功用。然而,由于加工方式基本相同,造成市面上的芥辣酱品质低且风味单一,受众范围小。本研究以新鲜辣根为原料,从芥辣酱原料的干燥、芥辣酱的加工工艺以及芥辣酱在贮藏期间主要品质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制作一款具有新型风味和较高品质的芥辣调味酱。首先,探讨了脉冲喷动红外冷冻干燥(PS
玉米醇溶蛋白(zein)常用于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载送功能性成分。但是单一zein纳米颗粒在中性条件下稳定性差、冷冻干燥后再分散性差且抗氧化活性低,这限制了zein在纳米颗粒传递系统中的应用。zein与多酚形成的共价复合物可发挥不同组分的协同功效,并提高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延缓乳液体系的油脂氧化。本课题以zein为研究对象,在水相中制备了zein-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zein-EGCG)共价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现代人对于精神层面的消费占比逐渐扩大,旅游出行作为一种精神活动,逐渐成为国民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有孩家庭的主力军,我国的家庭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新生代家长对于全家出游的高意愿也让旅游市场出现细分,亲子游的形式也应运而生。新生代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对亲子间陪伴互动的日益重视也使得亲子游市场快速成长。作为出行领域不可或缺的产品,出行箱包市场经过二
生物胺普遍存在于黄酒等发酵食品中,适量的生物胺对人体有积极作用,但摄入高含量的生物胺会诱发人体产生头疼、恶心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放线菌,特别是糖多孢菌,为黄酒酿造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之一,且在生物胺降解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目前关于糖多孢菌降解生物胺的相关研究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本论文从黄酒发酵过程中筛选获得可降解生物胺的糖多孢菌,并通过异源表达其中的胺氧化酶研究了纯酶的酶学性质及对生物胺的降
针对目前红曲黄酒降脂保健成分含量极低,色价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本论文以提高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含量和色泽稳定性为主要目的,从各地红曲中分离筛选获得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含量较高的红曲菌,通过诱变育种手段选育出酿酒用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菌株,将其应用于红曲黄酒的发酵酿造,最终提高了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和色价。并且研究了避光储存条件下影响红曲黄酒色价的因素,以此提高红曲酒色价稳定性、改善货架期褪色现象
基于市场上常见现炸型甜甜圈制作成本高和预油炸冷冻甜甜圈存在油脂氧化等缺点,课题从醒发时间与乳化剂两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非预炸冷冻甜甜圈新技术,为市场开发一种新型甜甜圈生产方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醒发时间影响预醒发冷冻甜甜圈的品质。以比容、质构、内部纹理结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吸油率、表皮和芯色度及感官品质等为指标,研究醒发时间对预醒发冷冻甜甜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