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农村人口较多,占总人口的43.9%,因此,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一直是重点。在上世纪60年代,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镇级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的三级农村医疗机构形成了。当中,镇级卫生院是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中间力量,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服务于农村人民的多发病、常见病的治疗等。镇级卫生院的各项硬件环境、软件配备、财力支持等因素都决定了其发展状况,当中,基层医疗人才和人才质量是目前基层农村医疗最重要的资源,基层人才决定着农村医疗发展的水平。当前,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了明显的短缺,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原先在农村健全的三级诊疗制度开始出现严重的危机,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现象。因此,社会重视、政府扶持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是大势所趋。 本文阐述了农村社区全科医生、“定向生”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基本概念等相关理论,对浙江省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指出当前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才培养理念不够广泛性;人才培养原则不够全面性;人才培养内容不够整体性;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不够系统性等。并从政府、社会、高校、从业人员四方面进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杭州医学院为例,对基于定向委培政策的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成果、做法、成效等,做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从政府职能、培养的理念与目标、基本原则、培养的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机制等几方面,提出推进定向委培政策的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对策。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的农村社区全科医生人才提供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