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冠式固定桥基牙龈沟液中ALP和AST的检测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套筒冠固位式固定桥基牙的牙周变化情况,检测不同时期套筒冠固位式固定桥和常规固定桥基牙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及基牙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并进行比较,探索该修复方法对于牙周维护的作用。研究方法:(1)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为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对称缺失,每位患者均以双侧下颌第二双尖牙和下颌第二磨牙为基牙。(2)入选的16例患者共64颗基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颗基牙。两组中每位患者两侧基牙随机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以套筒冠固位式固定桥修复,对照组以常规固定义齿修复。(3)在修复后即刻以及修复后6、12个月,对基牙进行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的检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基牙龈沟液中ALP和AST活性水平。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定基牙不同时间段及不同部位的牙周状况。研究结果:全部入选患者按照要求完成了义齿的制作和戴用及相关检测。(1)统计分析显示,随时间延长,对照组基牙GI、SBI有升高趋势,但6个月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GI、SBI也有升高趋势,但6,12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后即刻与修复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I、SB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12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2)义齿修复后龈沟液中ALP和AST活性水平变化趋势相同,均有所上升,6个月刚清洗后酶活性水平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2个月后实验组龈沟液中ALP和AST活性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修复方式牙周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酶活性的趋势相同。研究结论:套筒冠式固定桥通过定期拆卸,可对基牙牙周卫生维护更彻底,有利于基牙牙周组织的保护。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唾液中成分的变化,希望能利用唾液作为临床疾病的一种简便无创伤的诊断或临床用药的监测方法。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唾液及
慢性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牙菌斑微生物是公认的牙周炎发病的始动因子,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显示
藻酸盐印模材料是目前口腔临床印模制取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印模材料的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形变恢复等物理性能决定其临床使用效果,美国牙科协会(A.D.A)及我国都颁布了
目的:通过对大连地区正常牙合汉族青少年的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建立大连地区正常殆汉族青少年牙颌测量的正常值,研究本地区正常聒汉族青少年的牙颌特征,并进行不同性别、地区及
目的评价单纯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 EMPs)及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deneration,GTR)与釉基质蛋白联合应用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单独应